今日,我阅读了毕飞宇的书《小说课》,阅读的页数为第1页至第26页。
一、金句摘抄:
“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这18个字是金子一般的,很有派头,很有个性。(P6页)
好的语言小说就这样:有它,你不一定觉得它有多美妙,没有它,天立即就塌下来了。只有出色的作家才能写出这样的语言。(P9页)
读《促织》,犹如看苍山绵延,犹如听波涛汹涌。(P11页)
语言是想象力的出发点,语言也是想象力的目的地。(P13页)
二、阅读中印象最深的内容:
只盯着大处,你的小说将失去生动,失去深入,失去最能体现小说魅力的那些部分;只盯着小,我们又会失去小说的涵盖,小说的格局,小说的辐射,最重要的是,小说的功能。好的读者一定会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看大局,另一只眼盯局部。
三、由此联想到的其他感悟:
今天读完了《小说课》中蒲松龄的《促织》章节。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看电视剧《聊斋志异》中的《促织》。
我同情那个变成促织的孩子,觉得他很可怜。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情愿自己变成了一只擅斗的蛐蛐。让父亲过上好日子,最后还要面对强大的公鸡袭击。
通过毕飞宇老师的解读,我才明白:《促织》这篇故事用故事的方式说明当时朝廷的昏庸无能,成天沉迷于这些玩乐,普通大众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
我看到了我与优秀读者的区别,也领会了为何落雪同学这样推崇毕飞宇老师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