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娇惯的心灵》,这是一本探讨美国“95”后教育问题的著作。我看了里面列举的许多现象与问题,诸如焦虑,抑郁,自我,敏感脆弱,无法理性沟通等。
我突然想到这些不仅仅出现在美国,里面列举的种种,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位作为母亲的亲戚,她对儿子可是操碎了心。家庭聚餐,我总是看见她儿子拿着一部手机玩游戏,两耳不闻窗外事。她说不敢逼孩子学习,随便他高兴就好,怕逼得他太紧会想不开,因为她儿子学校就有人因为学习压力大而跳楼的,如此极端的事情,她一直拿来举例,宣扬快乐教育。切到的水果,叫他过来吃没见来,亲戚就会拿过去递到他嘴边,生怕他不会吃。
她家附近有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人人都羡慕的学区房,这个学区房是上一代的单位房,孩子就靠着祖辈留下的一房产,在别人挤破脑袋都想进去的学校里读书。高考的时候,成绩一出来,他上不了本科线,只能报考专科学校。学习成绩也许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没能在更高的学府深造也许没啥大不了,可是我觉得他连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或者他根本没想过要依靠一己之力。
他很喜欢玩游戏,当然也经常要用到电脑,但是每当他的电脑出现一些小问题了,他就会让家人打电话过来,叫我爱人去修。我爱人说有时候就是卸载一些软件或装一些软件的小问题,他都不会,现在的年轻人不懂都问度娘,可他从来没有试着去自己解决这些小问题。
一段时间,我亲戚特别焦虑,她说孩子不爱和她沟通,经常都是问一句答一句,老是玩游戏,也不敢打扰他怕他不高兴。我在想如果一个母亲,怕孩子会学别人轻生,就不逼孩子学习,怕孩子摔跤就一直在旁扶着孩子走路,怕孩子不高兴就不沟通,怕孩子不需要自己所以啥事都帮他做好,事事都怕,为啥就不怕现在的种种主观想法阻碍了孩子的发展呢,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男孩子被如此娇生惯养,实在很不像男孩,如此过度保护的孩子,将来进入社会难道不会遭受打击,那时候的焦虑与不安,绝对会比别人来得更脆弱易碎,他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却无人引导他正确对待学习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可叹,可惜。他现在有人可以依赖,生活大小事务有人可以为他打点一切,虽然看似幸福,但是缺少磨砺,能力得不到训练,显然比别人平庸。这是一个在起跑线赢了别人,后来跑输的的孩子。
生活中不缺少这样的父母,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应用讨好来代替,父母应正视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正确甄别一些信息,成熟地对待孩子身边的人和事,有效引导孩子成为遇事不怕,努力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纵容娇惯,让他滋生懒惰的坏习惯。父母不应逃避存在的教育问题和现象,而应不断学习,认识到自己的不成熟,少让孩子替你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