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个微信好友跟我说起令她气愤的一件事――
网购时发现微信零钱不够,于是分别向一些好友发出借钱的消息。结果是其他的好友都转来了钱,偏偏最要好的闺蜜对她不理不睬。
于是她非常失望,想当初,对方有困难,自己肯定会尽力帮助,有时为了帮她还委屈了自己。
她慨叹,通过这件事终于看清了一个人,还说“有些人看清了,也就看轻了。”“对方的冷漠态度令我十分失望,我一直把她当自己最好的朋友,现在想来,是不是我错了?”
我说:“你为什么不谅解她?或许她有自己的苦衷呢?”
“有什么苦衷,不就是借10元钱吗?我说明是借的,还说了过些天就还。”
“你想过她在线没有?她看到你的微信了吗?”
“明明她在线的,后来还在朋友圈发什么东西了。我还专门发了消息说借钱这事是真的。”
“之前你能谅解我,现在却不能谅解你的这位朋友?”网络这东西,我始终觉得不那么靠谱,“希望你不要太烦恼了,往好的方面去想吧。”
“如果她不相信或者其它原因,至少回复一下我吧,或者打电话确认一下。我以前帮助她不知多少回了,想不到为了这10钱就不理睬我,真是不懂得感恩!”
“我想这不是钱的问题。”
“唉,不说了!烦得很!”
“过后你再联系一下她嘛。”
……
没有回复,对话就这样匆匆中断了。不对呀,我们一直都聊得好好的,这次怎么这么快……
细细一想,原来是伤了她的心!
是啊,她是向我诉说自己的感受――
我是有点小气,很在意她这么对我,那有怎么样?我伤心可以吧?我做错了吗?
而我,却“高大上”地去做一回“道德模范”!
我们习惯了“绑架”他人,把自己的“想当然”强加给对方,特别是对孩子或比自己年轻的人,我们爱以“过来人”的身份在指指点点。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习惯五”是“知彼解己”,说与人沟通时,我们常常喜欢匆忙地下结论,不问青红皂白就妄下断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这样自以为是,沟通的效果就会不理想。
因为我们缺少了沟通的最高层次――移情聆听。移情聆听不同于主动型和回应型聆听,后者的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操控对方,就算行为没有明显露出,动机却已不言而喻,会让对方有受辱的感觉……
我倒抽了一口冷气,这,这不是在说我吧?天啊,要是对方真是这么以为我要操控,让她有受辱的感觉……怪不得不欢而散呢。
移情聆听,就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诉说者的角度理解他的思维模式和感受。它的本质不是要赞同或反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
是的,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联系我们自己的经历或者经验,因此自以为是的人会有四种的“自传式反应”――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这不也是沟通的最大障碍吗?
所以,我们要抛开自己的经验,尽力真正地了解对方,感同身受地聆听。先理解别人,这样,问题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