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8组学员马宪颖,三个标签介绍自己,我是北京基层公务员,8岁女孩儿的妈妈,易效能的学习者实践者。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断舍离之初体验。
其实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我很珍惜本次分享的机会。其实我家不大,83平米,我们的家从最初的两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再到现在的5个人一条狗,孩子长到8岁,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家里的东西之多。以前总以自己家人多、东西多为理由,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丢弃东西。我记得大型的断舍离做过三次,一次是我妹妹在我家打地铺长达1年以后,我痛下决心改了书房,一次是2017年暑假为孩子入学拆掉了5年多的上下铺,再一次就是2018年的国庆,我和先生整理了家里的衣柜和服装。而第三次也恰恰是我们212期践行的过程中。第三次的断舍离,我一边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一边进行整理,也挺了国庆教练的DKU。我觉得这次不同以往的整理或者断舍离的心得,想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一是,断舍离首先是思想的断舍离。之前的整理,真的只是整理,是把物品的重新摆放,从卧室收到阳台,从阳台收到地下室,把平面变成立体。而这些可能用收纳更合适,所以真正的断舍离是思想为先的,是从思想上认识到减少欲望减少占有。人类发展史,会让我们不自觉的囤积,以备不时之需。但事实证明,我们目前所说所想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用得到”,或者“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穿”,都是骗自己的鬼话。许久不穿的衣服,许久不用的厨具,我们都不会有再用的欲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年龄阅历的改变,那些衣服也不会让我们怦然心动。而且通过思想的断舍离,有利于对未来降低欲望,不以占有物质为目标。
二是,断舍离遵循怦然心动法则。《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告诉我们用怦然心动的标准去衡量物品的删用留,不再动心的物品,面对面说声谢谢,然后丢弃或捐赠,因为它已经完成了对你的价值。
三是断舍离后要遵循有名有家有导航的方式放置。就像我们所有易效能人员标签化一样,我们的物品也要标签化,固定位置,使用后放回原处。这点是我目前还没有做好的,也是我2.0的目标,我将继续努力。
最后有个小贴士,就是在丢东西时一定不要当着老人,否则你的败家行为很难得逞,还会惹老人家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