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将到清明时节,不仅墓园人头攒动,这个地方更是座无虚席——4D死亡体验馆。
耗时4年,投资400万,门票444元。在这里,人们通过一个个游戏环节,问答、投票、留恋、遗言、焚烧、重生,轮流“赴死”。
创始人丁锐说:“体验死亡,是希望人们懂得,死本就是生的一部分。学习死亡,才能重获新生。”
这种理念,与全国人大代表、北大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顾晋,在今年两会上的提议如出一辙,“我建议全民开展死亡教育。”
“很多晚期癌症病人,饱受疾病折磨,生不如死,但家属往往拒绝舒缓治疗,怕被认为是不孝;很多年轻人因为一点小挫折、小矛盾,就轻生、跳楼,我们缺乏对尊重生命的有关教育。”
在中国,“死亡”虽然是禁忌话题,但关于如何活着,它却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死”,总是讳莫如深,避而不谈,或是谈“死”色变。
某急诊科主任讲过一个故事:
有一天送来一位老人,面目安详,嘴角似乎还挂有一丝微笑。孙子孙女、儿子女儿四个人跪在门口。
然而,各项指标都清晰地显示,这个老人没了,是自然死亡。他只好实话实说“老人可能不行了”。
家属忽然火冒三丈,站起来就要打他:“你才抢救了半个小时就说不行了,你这样还配当医生?”
“是啊,我爸爸昨天还好好的,我从没想过他会死。”
“不管你爸以前怎么样,你都应该想到,他总有一天会死”,这句心里话,他想说却没有说出口。
很多家属总是认为,死是不正常的,无法接受的。
他们经常把医学中小概率的期待放大成100%,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对死亡充满无知、愤怒、恐惧和逃避。
就像《西藏生死书》中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也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我们总是在用钱引进技术,用医学维系生命,用设备延长身体时间,却在精神层面出现了真空,极度抗拒和逃避死亡话题。
每每孩子问爸妈“死亡是什么?”,爸妈总是含糊其辞。而当自己的孩子也为人父母时,就更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不断循环往复,让死亡教育,成为了全民的缺失。
不得不说,如何面对生死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补课。
北师大教授陆晓娅,是一位教人“死亡”的老师。
她在自己的第一堂《生死课》上,让学生写下“死亡离我有多远”,有个回答让人触目惊心,“我已经死了,被中国的教育杀死了”。
在与他们玩“谁和我一样”的游戏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我想知道谁和我一样,非常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他说自己曾是一个充满活力、有趣有料的人,现在这个人没了。
课堂上,大家纷纷表示,非常希望能通过学习死亡,重新燃起对生命的热情,重新找到活着的意义。因为现在活得很迷茫,也很冷漠。
作家奥里利厄斯说:“人不应害怕死亡,他所应害怕的是未曾真正地生活。”
因为,“没有充分活过的人最怕死”。
在“好死不如赖活”的观念下,很多人不曾思考过“死亡”,而是把能量集中于抱怨中,抱怨工资低、房价高、压力大。
他们虽然活着,却从不“活在当下”,更不会欣喜于“嫩柳垂丝,新叶发芽”。上班学习总说“无趣”,下班休息又喊“无聊”,生命缺乏“有机感”和“生命感”。
缺乏死亡教育,让他们从未正视生命的质量,甚至对于生命本身,都不曾珍惜。
某名牌大学研究生因为学业压力跳楼;
河南大一男生因与网恋女友分手自杀;
南宁27岁小伙因找不到工作从10楼一跃而下。
《殡葬人手记》一书的作者托马斯·林奇说:“很多年轻人从小到大没有目睹过死亡,死亡教育缺失的结果是对生的轻视。”
对生如此,对死更甚。在中国,几乎没有真正“高质量”的死亡。
1999年,巴金先生重病住院。“插管、呼吸机、肾衰、血液净化、昏迷、疏通肠道、穿刺引流、手术减压”,这些词是他生命最后几年的真实写照。
“长寿是对我的折磨”,好几次,巴金都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但他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大家希望他活下去,他的存在对于每个人是一种安慰。
世界华人周刊作者“张老六”说,狂热自由和有尊严的人,被禁锢了所有选择,这无异于谋杀。与其这样被“谋杀”,不如自杀。
缺乏死亡教育,我们就像一只“慢慢老化的毛毛虫”,忘记了生命的意义是变成蝴蝶。甚至对于长寿的追求,只是因为“怕死”而已。
人大代表顾晋医生说,“推行死亡教育,是为了活着的时候很精彩,去世的时候有尊严”。
17岁时,正是死亡教育让乔布斯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让他决定“向死而生”。
后来,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从那时开始的33年中,每天早晨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完成今天想做的事?”
这才有了颠覆世界的苹果公司。
关于生死,泰戈尔有句名言“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在确诊绝症“渐冻症”后,与父母辗转北京、武汉多地,四处求医问药。
然而经过漫长而艰辛的诊治,还是未能阻挡病情的恶化。
确诊还不到一年,她已经全身瘫痪,只能躺在病床,戴着呼吸机,心智摇摆于谵妄之间,很难再说出“再见”、“别难过”或者“我爱你”。
从某种意义上讲,娄滔的死亡时间,已不是生命体的自毁时间,而是医学设备的关机时间,抑或是停电时间。
几乎没有思想的躯体,如何算活着?最终她选择放弃治疗,有尊严地死去。
她在遗嘱中说:“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我要有尊严地离开……”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人死了,但是人的名声、精神、人格没有消亡,这才是真正的长寿。
死并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虽生犹死才是。强行挽留亲人的躯干,任凭他饱受病痛,这何尝不是一种自私呢?
《人间世》中有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追问什么是死亡,倒不如先想想到底什么是活着,哪怕生命只有一天。然而,死亡不只是个体生命的离去,它还要考验活着的人,如何继续活着。”
每个人,虽然都不可避免要面对亲人的离世,面对内心的悲怆。
但经历过多次生死别离,可以让我们对死亡“脱敏”,从而对爱深有体会,更加理解生的意义。
就像乔布斯所说,“死亡是人类最好的发明”,它教会我们如何更贴近自己的生命:
看电影会抽噎落泪,看春天的花朵会心动欣喜,看小鸟飞过天空,会感叹自由真好。
可以痛,可以大笑,可以哭,可以伤感。
或许,这就是死亡教育推行的意义。
老子曾用“出生入死”来形容,人一出生就直奔死亡而去。现在却被常常用来指人胆大,不怕牺牲。
我们总在逃避死亡,却忘记了,生命本就是一场旅行,时间或长或短,但总要“回家”。
正如村上村树所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只有学会死亡,才能学会如何不做生命的奴隶。
一位癌症患者说过这么一段话:
“5年来,一次次临近死亡的边缘,让我深刻地理解,死亡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她让我们冷静地思考人生的意义所在,让我们更懂得热爱生活、享受人生。一个做好死亡准备的人,才是一个安然、平和、豁达的人。”
死亡的钟声终将响起,但在这之前,我们可以用脚步丈量生命的每一寸土地,自由书写人生的故事,感悟活着的意义。
生时用力地活,这样到死时也能淡然无悔,就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
排版:淇然
文章作者简介:于甘棠,砍柴书院写作特训营学员,爱读干货书,也爱写干货。愿于甘棠之树,站巨人之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