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活着》之后,我读的余华的第二本小说。故事之所以让人难忘,除了故事中的人,还有故事中的事,故事中的情。
许三观,一个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的蚕丝厂工人。在得知卖血可以得到35元钱以后,便开始了这一生的卖血生涯。在当时,35元可以娶妻,买房,置家业。从第一次卖血为了成家,到后来为了儿子,为了生计,每一次的出卖都有着不同的去向。
虽然第一次是自愿,但却没有娶到自己想要的。再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却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为了本不是亲生的老大欠下的“债”;为了让饥饿时代的孩子们能吃上一顿饱饭;为了让孩子们能早日回城,到最后不惜自己的性命,接连卖血救儿子。每卖一次就仿佛给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
无论许三观这一生生活的多么吃力,多么的不容易,但却比《活着》里的福贵幸运的多,起码最后他保住了一个完整的家。虽然妻子出轨,最疼爱的儿子不是亲生的,他纠结过,伤心过,放不下过,但最后仍然付出着自己的心血支撑着这个家。
纵观许三多的这一生,其实也是幸运的,多次卖血,但仍活到了花甲之年。妻子随泼辣,但对他也是关心和爱护的,一乐虽不是亲生的,但最懂事。
他用他特殊的方式,在家人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卖血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他遇到用钱来解决事情时的最好办法。
余华的这两部小说的主人公虽最终的命运不同,也不是生活中的什么大人物。但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人民的苦痛和心酸。也许作者在描写人物叙述故事时有些极端,但不影响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反而更深刻的记住了那个背景下的两个人物代表:福贵,许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