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给我的启示
《孔融让梨》是一个我们从小就熟知的故事,讲述的是四岁的孔融在吃梨时,第一个挑梨,却挑了个最小的梨。大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个头最小,只需要吃最小的梨就能吃饱,这这件事情让他成为的族中的奇人。到现在,千百年过去了,这件事情仍然是经典,可是有人就质疑了,在现在的生活中还有必要像孔融这样谦让吗?这样的谦让,难道不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吗?
我认为有时候还是需要谦让的,但不过谦让要分场合。要分别看谦让的对象、谦让的物品和谦让时的情景。
第一,谦让要有特别的对象。孔融当时谦让的对象是他家里的人,是他的兄长,平时都对他很好。他又有什么理由不把大梨让给家人呢?而且恐龙小小年纪就很懂事,愿意把大的梨让给他的家人们。所以,孔融的这个选择不仅能体现出他对家人的爱,还能体现出他的聪明。
但不过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次都要都处在像是孔融让梨这样的环境。学校里自己的好朋友就那几个。不能见到什么人就谦让,如果见到人就谦让,会损失很多东西。而且如果判断失误让给了一个顶级大坏蛋,那岂不是你要背上千古骂名了吗?所以谦让要谨慎,一定要选好对象。再说了,千百年前那时尧要禅让第一位是那也是精挑细选才找的舜。
第二,谦让的看谦让是什么东西,不要谦让价值太大的东西。打个比方,就像孔融谦让的,只是一个大的梨,不吃那么大的也不会饿,不仅最后吃上一个甜,那里还获得了千古美名。然而如果你谦让一辆汽车一辆汽车、一套房子或者一个职位的话,这就过了头了,因为你这样的谦让并不能给你带来千古美名,还会让你损失很多东西。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不会这样,我怀疑孔融都不会这样干,所以也不要什么东西都谦让,反而会损失,还得不偿失。
第三了,就是要看当时的情况。孔融当时的情况是,不让的话,他也没啥事,是人之常情;让的话就会被别人另眼看待,成为俗世奇人。这是一个对他有利的情况,即使不让,他也不会有坏名声,让了那就更好了。然而如果你让了会对你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得不偿失的话就不要让,不要管他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一定不要让。打个比方,你以你的能力会开办了一家公司,这是你全部的财产,然而你的朋友让你谦让给他,你这会让吗?肯定是不会的,要不然你就倾家荡产也不会带来多好的名声。
所以从《孔融让梨》这个中故事,我们应该学习孔融从年纪小时就知道谦让的精神,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不能随意谦让,仔细分辨谦让的对象、谦让的物品和当时的情况才能决定要不要谦让。要不然反而会损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