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兴领域党建和新就业群体,他强调,“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中,流动党员管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管理,让他们“流而不失”,发挥新时代党员应有的作用。
搭建管理平台。探索建立双地共管机制,推动“双地”沟通互动,主动做好流动党员信息对接,动态建立培养档案,形成协同共管合力。依托智慧化、数据化及大数据等手段,设计完善流动党员管理系统,合理布局信息录入、关系转接、组织生活情况等功能,做好党员信息源头采集工作,确保信息精准、可靠。
推动规范运作。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方式,组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引入信息化手段,根据行业、职业特点开展组织生活。遴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基层党组织采取项目化方式向上级党组织申请流动党员活动经费。
强化作用发挥。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每年组织参加一次以上的集中培训。强化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加强经营管理、职业技能、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逐步扩大阵地覆盖面,合理布局规划,提升服务水平。结合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职业实际,设立党员先锋岗,深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品牌,推动融入基层治理格局。选树一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先进典型,推荐参评“两优一先”“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等,树立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