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是童年的缩影,是最接近心的地方。
还记得也是在这个房间,因为木质结构的房子并不隔音,我和姐姐躲在被子里讲悄悄话,酷热的夏季,厚厚的被子,差点透不过气,还是被爸妈不断提醒,虽然我们的声音已经那么小了。是啊,怎么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现在也记不起来为什么那么兴奋,不是每个假期都会在一起么?老家的的大部分回忆都是关于姐姐的,姐姐比我大3岁,因为读书晚,所以和我是同年级的。因为她在老家,我们读不同的学校,不过但凡假期我都会回老家。很难想像没了姐姐,我的假期该是多么无聊。印象中有一次一个人飞檐走壁,从竹楼翻越到另一个楼,结果没抓住掉在了过道间,一层楼高,不过爬起来却一点事也没有。看来没了姐姐的陪伴,还是存在危险系数的。不过也存在一些危险的,比如看姐姐挖鱼腥草,靠的太近结果锄头挖到了眼睛,幸亏只是眼皮。还有一起长了有传染性的疮,手都烂的不成样子等等一系列的。因为年少,所以满心的不情愿。现在想想少了姐姐,谁带我去找草药呢?谁带我去采蘑菇呢?谁带我去采野果呢?谁带我去挖地下水呢?谁带我找秘密基地呢?谁和我比赛爬树呢?谁教我做椿芽风车呢?谁来教我这个五谷不分的小孩自由的穿梭在田间?谁来为我制造这些美好的回忆呢?
我们都长大了,那两棵属于我们的树不知什么时候被砍掉了。好想回到那个下午,躺在高高的树杈上,闭上眼,听虫鸣鸟叫,鸡犬之声。看远处的炊烟升起,听到悠远的奶奶的呼唤:回家吃饭了。迅速的溜下树,一路小跑回家。再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因为一个果子,一小袋零食就很容易满足的年纪。回到没有手机和电视甚至电灯也很充实开心的每一天。
最近爸爸的一个朋友到我家玩,他的妻子满心忧虑的和我对话,这些生活在农村人真不容易,生活的好艰难,好辛苦。我勉强点点头,因为自己一时间也无力辩驳,同时也不想伤害她城市人的优越。比起城市,农村确实条件差,从卫生到生活的诸多方面。但对于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这些别人不屑的条件是他们的习惯,也是他们生活的热情。当城市人在空调房里刷着屏的时候,农村人可能在田地间挥汗如雨。当城市人开车去逛超市的时候,农村人可能还在背着背篓穿行在去街上必经的山路上穿行。当城市人活在车子,房子,名牌的竞赛间时,农村人也马不停蹄的为种的粮食的品质和产量做艰苦卓越的努力。当城市人为栖身上流社会而沾沾自喜时,农村人也只是茶余饭后谁家又添置了什么新机器,然后转身又忙农活去了。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着,为了追求自己的满足,干嘛要计较什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呢?干嘛对不了解的人的生活做假设呢?
工作的地方是个小镇,隔几天就要赶一回集。有个同事有回问我,那些人都上街了,为什么还要穿那么脏的衣服呢?我笑笑说,因为他们生活在农村啊,有的赶集也有可能要走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有的还要背着背篓,难免沾上泥巴。她不知道的是,她所谓的脏衣服,可能是那些人为赶集而专门换上的。泥土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亲切的,或许是因为一切生活都来源于泥土吧。在田里干活累了就坐在田埂上休息,喝口茶,然后拍拍屁股继续干活。在泥土中穿行,手上,锄头沾满了泥巴,或者擦擦汗,脸上也就有泥巴了。回到家,生起火,整个屋子就充满柴火的灰烬了,板凳上,头上,可能煮饭的锅里也零星的飘了点,这才是农村人的烟火味。
我的老家就在农村,我也从小生活在农村。我爱这里的一切,爱走了几小时山路给我买墨水的奶奶,爱年纪很大却爬上高高的柿子树给我摘柿子做柿饼的爷爷。爱这里拥有简单而质朴的心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