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唐高宗李治显庆年间(公元660年),武江畔,大梵寺落成。
(二)
六祖惠能大师驻南华寺后,常受时任韶州刺史韦琚之邀,前往大梵寺为众生广开佛法因缘。
每凡惠能大师升坛开讲,刺史携同寮三十余人,儒教宗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向六祖惠能行礼,愿闻法要。
(三)
大梵寺屡屡迁址,数次易名。
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特赐水晶钵孟、磨纳袈裟等物给惠能。六祖圆寂后,为纪念大师,唐中宗谥其为大鉴禅师,赐大梵寺为大鉴寺以作纪念。到了宋朝,大梵寺改名崇宁寺、天宁寺,天宁寺。
宋绍兴三年(1131年),专奉徽宗香火,赐名报恩光孝寺。
(四)
朝代更替,几经兴衰。
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时任广东省省长李汉魂托虚云老和尚复兴修复。虚云老和尚在其支持下,积极募捐筹款重建,并开办了“香积厨“素材馆。该馆后搬迁至广州,发展成享誉全省的“菜根香”名牌。
(五)
如今,大鉴禅寺身处韶关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圈内,寺庙空间不断被侵占之时,庆幸经过有识之士的努力,保留了最后一丝能依稀看到当年六祖惠能弘法的痕迹。
寺院后的两棵菩提树,乃智药三藏大师所带菩提种之后,如今的繁茂,那时的辉煌。
置身于尘世中,又独立于尘世之外,开得一番天地,又守得一寸净土,大隐于市。
在此,不免想起了杨绛先生的话: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