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分享会比较失败,自己感觉很不满意,尤其是分享A2时不知所云,自己都说不下去了,后来看到大家那么努力的准备PPT和分享内容,觉得有些羞愧,虽然大家很包容,但我还是觉得有些惭愧,自己反思一下:
表面原因是准备不充分,我是分享当天下午才开始准备分享内容,而且,一开始以为自己是第二个,会多点时间去参考别人的分享,所以感觉自己有充分的时间,结果临时调整了,所以,心态有点变化,开始着急了,但是越着急越找不到抓手,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去内耗。结果在修改便签时,发现需要改的内容很多,结果越改越着急,后面发现完全没有时间好好准备了。
深一点的原因是有些自大了,原因是木木师姐告诉分享要点时,我就感觉哦!这么简单,不就是1-1吗?我以前做过的,还不错。所以觉得不用太准备,后来,看大家分享主要还是以念逐字稿为主,所以觉得就这么简单吗!弄一篇逐字稿就行了!而且,最近工作很忙,平时的便签稿就够耗精力了,找一篇自己写的便签稿读一遍就好了,这是内心真实的想法。但是,我忘记了,上一次做的不错,是因为我之前准备了好久,而且,准备的非常充分,现在,仅仅靠以前的记忆还有一点小聪明是完全不够的。所以,也算是轻敌了。
更深一点的原因是完美主义作祟,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因为,我觉得我写的《只管去做》便签稿没有一篇能拿的出手的,新写一篇又没有能力,所以,整个人都处在一个放弃的心态上,这一次表现如此糟糕是在意料之内的。
看到其他人的分享,自己还是有一些感触的,他们是真的在学以致用,反求诸己,将知识应用到自己身上,而我还停留在嘴上说说的状态,这是我与其他人的区别,我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多么厉害,而不是真的为了自己应用。这就是差距啊!我以前果然是狭隘了!
知道问题所在,以后就是如何改正了。
我觉得我收获了这几点
1、我开始慢慢摸到便签法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分享,是怎么应用,怎么让自己或别人快速的掌握到一个技能的核心点,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去做。
2、我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了,我不太适合使用纯理性思维去分享和讲解,我更适合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说明我的观念,这就导致了我的总结归纳能力不足,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话来说清楚观念。这是我需要扬长避短的地方,我要利用自己讲故事的能力来拆分,讲解技能点,也许我可以试一试不同的分享方法,像纤雨一样使用演讲或者举例的方法来分享我学习到的,应用到的知识。
3、我觉得我今后写便签的方法还可以在框架结构下更加大胆的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改善自己的短板。今后努力的方向也找到了。
目前想到的就什么多了,以后有新的感悟再来添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