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存在感是每个人本能的需求。往高了说,存在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理映像;通俗地讲,存在感是一个人被识别被记住的标记。看过《寻梦环游记》的朋友应该对这句话有印象:"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remembers you.” 真正的死亡是没有人记得你了—这句话如此真实又如此残酷。死者已矣,生者何如?一个人活着,却没人记得,没有存在感,岂不是会加速他的死亡?
台剧《想见你》里有一个角色叫陈韵如。她是一个安静内向的女孩儿,活得像个隐形人。在暗恋失败后,她偏激地想用”死亡“来让人们记住自己。这种对存在感的绝望,超越了对死亡和疼痛的恐惧,充满毁灭的力量。其实她不知道,有很多种办法能让人们记住她。她要做的,只是收回豁出去”死“的脚步,挥起豁出去”活“的拳头。
之前介绍过,我以前就是一个内向自卑的”孤独症患者“,觉得自己在社交上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这样的认知给我强烈的心理暗示,不仅避免参加班级外的社交活动,还会拒绝别人的邀请。实际上我内心非常渴望表现自己,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用当年的话来说就是”闷骚“。但是经过几次”豁出去”,在大学毕业之际,我已经完成了从”闷骚“到”明骚“的转型,再也没人认为我是个“内向”的人儿啦!
豁出去:我讲个笑话给你听!
我大学的专业是美女云集的外语系,我这样的长相完全排不上号。新开学大家又不熟悉,都是以寝室为单位活动。我那时候还有宅女的另外一个爱好:上网,看各种八卦,新闻,笑话,偶尔会把看到的笑话分享给室友。我们寝室有一个向日葵一样的小妞儿,很快就和其他一些寝室混熟了,还经常带着我们去一起社交。可我那时候是多么的无聊,去了也说不出什么话,说了也没什么意思,久了更不想去当人形立牌。为此她给了我一个建议:你可以把给我们讲的笑话讲给同学听啊!还很自然地把我cue给大家。虽然开始很别扭,后来幸亏大家捧场,也激起了我收集笑话讲笑话的热情,甚至开始了各大女寝的巡回演出。当普通笑话达不到大众的需求,我还开辟了新的领域:黄色笑话! 现在想想那个场景真的很搞笑,一群啥都不懂的女大学生,听着黄色笑话欢天喜地,笑声响彻云霄。。。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冷场了。没有一个笑话热不起来的场,一个不够,那就两个!
豁出去:我跳个舞给你看!
虽然在班里开始活跃了,我仍然避免更大范围的社交,太男了!但是我是一个高度依赖奖学金的学生,而奖学金的评定不仅仅对成绩有要求,对相关实践也有要求。在大二我被逼着去竞选了学生干部,就为了加分。刚开始以为只是个挂名干部,平时开会露脸就行了,没想到她们来真的,还举办了一个舞会,干部强制参加!我还记得那次舞会,一开始大家都很矜持,没人上场,我们老大一看这不行啊,逼我们都上去热场。我,从小到大只跳过远没跳过舞,除了做广播体操没扭过四肢,被活生生逼上了场。在进行了很久的思想斗争后,我只能安慰自己:没事,这里没有任何认识我的人,丢人也就丢到其他学院而已,没人知道我是谁!就这样我开始了当晚的疯狂:从小小步的交谊舞,到一人solo广播体操,再到甩头扭胯的自嗨不停,没有任何歌曲能停止我的舞步,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在众人面前起舞了。只有学不会的舞,没有套不上节奏的广播体操!
豁出去:我们一起练习吧!
豁出去的举动,让我在班里收获了朋友和快乐,也提升了自信心。不过我仍然没有主动交友过,除了因为傻,还是因为傻。大四上学期我报了BEC商务英语的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在准备时,论坛里建议可以找备考的人一起练习口试话题,于是我去填报名表时留意了其他人的信息,没有找到一个认识的同学。为了不至于落空,我挑了一个名字听起来不错的人,记了电话。开始我并没打算真的联系对方,后来考完笔试,要准备口试了,我鼓起勇气发了短信过去:你好!我是XX系的XX,和你一样报名了BEC考试。这个考试需要口试,最好有搭档一起练习,请问你已经有搭档了吗?没有的话,我们一起练习吧!对方也很给力,真的成了我的搭档!后面的发展,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但这是我第一次豁出去向陌生人搭讪且成功的经验。我也体会到:扩大自己的圈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看自己的决心有多大。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担心和陌生人说话尴尬了。只有没有下定的决心,没有加不上的电话号码!
“豁出去”这个词,带有两层重要含义。“豁”,意味着决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必定是超越以往的;“出去”,意味着跨越边界,到达一个新的领域。
“所有的边界都是为了被跨越而存在的”,当一个人带着超越以往的力量去向新的领域,不管真实的移动距离多少,总归是发生了变化。一次次,一点点,在不注意的时候,你已经完成了蜕变,再回头看当初的自己,你会觉得那么遥远。
所以,豁出去吧,“陈韵如”们,一次分享,一个微笑,一个脚步,都能够拉近你和世界的距离,让全世界记住你。相信我,那比“死”容易千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