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恰如其分的自尊,自尊究竟怎样存在,才会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呢?
首先,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如果恰如其分,他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会从心底爱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尊重善待自己。也就是说,恰如其分的自尊,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爱。
举个例子,生活中有些女孩子,到了30多岁也没找到可以相伴一生的人。其中一些人是因为坚持独身主义,喜欢一个人的生活。但有另外一些人却是因为,从内心深处觉得没有人会爱自己。虽然也交往过几个男朋友,但总是觉得这些人是别有所图的,有人和自己在一起,纯粹是因为性;有人和自己在一起,是为了能找个人分摊房租;有人和自己在一起,只是年龄到了需要个伴……她们没办法相信,能有一个人会发自内心喜欢自己。即使有个不错的人向自己表示好感,也会觉得,只要相处得时间久了,对方就会发现自己的缺点,继而厌弃自己。这些女孩子从内心深处不爱自己。
自爱,是自尊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人心中隐藏得非常深的一个秘密。一个自爱的人,不管是面对失败挫折,还是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内心都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告诉自己,你是值得被爱而且值得被尊重的。自爱,可以帮助我们在失败的时候重新站起来,也可以在遇到困难时帮助我们免于绝望。而没那么自爱的人,总是会质疑自己、怕这怕那,无法肯定自己。
如果说,自爱是自尊的第一个支柱,那么自我观就是自尊的第二个支柱,恰如其分的自尊,让人产生良好的自我观。他们不仅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且对未来有憧憬。这些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总是积极的。
其实,自爱、自我观和自信相互依存,共同构成自尊。如果一个人自爱,也就是说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都尊重自己、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那么他必然会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且对未来有愿景,即他是拥有良好的自我观的;接着,他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对失败没有过度的担心,也不会过度害怕别人的评价,也就是说,良好的自我观,会对自信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信,并不像自爱和自我观那样不易察觉,它往往反映在一个人的行动和处事作风。自信不足的人,往往显得非常拘谨,行动能力也比较弱。
一个人如果有着良好的自尊水平,他往往是在一个氛围不错、充满爱意的环境中成长的。也就是说,爱的缺失,会让人感受到不安。
爱是自尊的养料,在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人会更加相信自己,也会对自己的评价更为积极。而爱的缺失,则会让人感到不安,甚至伴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