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今有沧海一声笑,刀光剑影,一笑泯恩仇。
音乐真的是个神奇的存在,它能够轻易地用音符,触动不同人群的灵魂,也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链接不同时空的喜怒哀乐。
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各种情绪,皆来源于乐器;而乐器之所以能弹奏出如此美妙的乐曲,皆因琴师高超的技艺。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
所以说,一首动听的曲子,其中融合了人的手指、琴本身、还有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及演奏技巧等诸多因素。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正如苏轼在诗中所言:“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如果琴声来自于琴,那么放在琴匣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如果琴声发自手指,那么为什么不在你的手指上听琴声?
简单的两句反问,反应出一个哲理,想要演奏出动听的曲调,不仅要有好的琴,还要搭配琴师高超的弹技才可以。
不仅音乐如此,世间万事万物皆如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依存的。
人不能离开物,物更不能离开人。人和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生活,创造世界。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皆是这个道理,人不能脱离于其它个体而独立存在,很多成功地案例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世间每一桩事件的发生,每一个结果的产生,都有着其多重的成因,缺一而不能至此。
因为有了风,才有了春天的花红柳绿,春华飘香。
因为有了雨,才有了万物的勃勃生机,欣欣向荣。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恰逢其时,你来了,刚好,我也在。
东坡之所以能有这样感悟,源于他颠沛流离的生活轨迹,“乌台诗案”使他差点掉了脑袋,之后贬去黄州四年,他对人生有了不同层面的见解,并通过思考得到了蜕变。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琴诗》,正是元丰四年(1081)于黄州所作。
作者在《与彦正判官书》中谈到此诗是他听人弹琴后有感而作,并自认此诗为“偈”,即类似佛经的颂词 。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宋•苏轼
此诗仅用两句反问,说明离开人的弹奏,琴本身不能发声;离开弹奏工具;人的指头也不能发声。只有当人的指头作用于弹奏工具琴时,才会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的。人不能离开物,物更不能离开人。人和物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生活,创造世界。全诗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反映了宋代哲理诗的主要特点。
赏析
这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运用了散文句式,诗味虽然不太浓,但诗中的理趣却弥补了它的不足,仍然是耐人寻味的诗,多少体现了宋诗的特征。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开头两句的意思是,如果琴声来自于琴,那么放在琴匣里为什么发不出声音?
若:如果。 匣:放琴的琴匣。 何:为何。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简单易懂,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如果琴声发自手指,那么为什么不在你的手指上听琴声?
声:声音。
这两句依然明白如话,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了两个设句来启迪人们:有好的琴,又有琴师高超的弹技,才能演奏出动听的曲调。
不仅音乐如此,任何事业要取得成功,都是主客观统一的结果。
这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是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揭示出来的。
琴是供人弹奏的乐器,它本身是静止的物体,只有当人的指头拨弄它时才会发出声响,人的指头本身是不会发音的,琴的声音只有借助人指的拨弄才能发出,离开了琴,手指本身不能发音。
这说明事物是相互依存的。从物体运动的角度来说,二者之间互相摩擦才能产生声音。
这是作者进一步对其父苏洵的“风水相激成纹”说的具体运用,也是托物寓理手法的成功运用。
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 ,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