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写作训练营,是因为日子太寂寞和无聊了。
4月29号,从上一工作被辞退,到现在的6月份,我就没有工作可做,自信心受了严重的打击。每天的日子就是面对着四面白墙,不知道要去做什么,孩子马上面临中考,新找工作明显不合适,又不能够去找别人倾诉,因为谁都有自己的事情。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出口,满足我的倾诉欲,缓解失业所带来的孤独。
经过近一个月的密集写作,我的简书上已经有25篇文章,近四万字了,从来没有想到居然可以码这么多。
以前总看到对女性写作的诟病:题材窄,圈子小,摆脱不了自我的束缚。在写手圈的这些日子,我发现坚持下来的作者大都以女性为主,以家庭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写作。题材不外乎家庭育儿、婚姻爱情的情感文,少有写职场、悬疑故事、实用文、军事历史等等。
也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古语说“文如其人”,但现在称得上是“时如其人”。每人的写作都与自己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联。
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刚进职场的人,写的是职场新鲜事;结婚不久或者是20多岁的,会考虑婚姻、爱情这方面的文章;有了孩子之后呢,全职妈妈以母性为主导,写对孩子的各种担心与纠结;身在职场,一般会写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一类;等到40岁之后的女人写的文章,又集中在孩子教育啊,挫败感,还有那就是,婚姻种种问题或者是对原生家庭的反思。一直读下去,你会觉着,女人这一生就是围绕家庭这个小圈子活着,好像女人一直没有长大,这一生都逃脱离不开家庭、孩子的羁绊。所不同的是,古代女人写春闺怨。现代女人除了写婆媳怨、职场斗、还有就是对自身独立的探索与挣扎。归根到底,大多数女人还是不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其实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
女人的这些文章男人们会不会看呢?如果把我的文塞给老公看,他多半会被迫读下去,总说“写得好”,但我知道,如果不是因为他害怕得罪我,他才不会碰呢。给孩子读,孩子更没有兴致。她在学校被迫读了大量文字,她讨厌说教和论证,只想看个好玩儿的段子。
在训练营的30天,我常常想,如果没有了每天必须点评4篇作业的任务,还会有多少人读我的文章。我发现,点评我文章的,都是我点评过的,或者是我发过红包的,没有了这些激励和互动,我的文字要交给谁去读。
一般读完我的文章,说出感受的,大多数与我的经历差不多,年纪相仿:中年,已婚,女。但在我这个年纪里,要不是因为喜欢写作,有多少仍然像我们一样保持大量阅读的习惯呢?我的文字要选谁来读?!----这是我从没有意识的问题。
每一天点评四篇文章,刚一开始还是蛮轻松的。因为陌生,文章新鲜,点评总要字斟句酌。一路看下去,我看到陌生的写作者慢慢向我敞开心门。他们的文字时而华丽,时而凌乱,时而小资,时而学者。每个人都不一样。各有各的味道和温度。可表达出来的生活状态是相似的。
1500字的写作,对普通人来说的并不是容易达到的一个界限。经历近一个月不间断地写作经历,你会慢慢发现,并且找到自己擅长的那一种文体,你会更清楚自己关注点在哪里,自己喜欢哪一类文字。同在一个训练营,你会看到别人的文字也有粗鄙不堪的一面,或者说缺乏打磨的时刻。看着被催稿的状态下,不求精,但求发的窘境。很多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写散文,写着写着就硬邦邦一块,看起来很有文化很有内涵,但它是凝滞的,需要你去啃,而不会流动。
几乎每个人都发过自己都羞红脸的文章,不知所云的瞎写一顿。我可能挑不出来每个人最好的一篇文章,但我绝对能够找出最不喜欢的一篇!只是我碍于情面,不会直接指出而已!由己及人,我自己的文何尝不是如此!
从发上简书的第20篇文章开始,我开始关注浏览量了。浏览量高的文章一般都有选材上的优越:许多时候,内容独特,新闻性强,即便是平铺直叙也充满读下去的欲望。每个人其实都不缺乏写作能力,缺乏的是写作大题材的环境和机遇。所谓把握大题材,就是零距离靠近热点的题材。
以前在单位写公文的时候,总有那样的题材找到你。因为本身就在制造热点,不太需要找材料。只需要要用不同的角度和想法去诠释它,推广它。但写公文总要琢磨领导希望怎么表达,要琢磨舆论的导向。有基本的套路,只要把事实安放妥帖,与大方向保持一致,坚持正能量就能够发出去。写作素材都源自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所以更接地气,更容易激发人在思想上的活力与创作。一篇文章总要有时间的积累与社会的观察叠加而成。我希望自己即使在最辛苦的环境中,也能够找到美好的元素,把生活中最细小的快乐表现出来,能够发现尘埃中的美好。
但写手圈的新媒体写作是连续写作,根本来不及有体验与接触。更多的时候,是通过网络素材的大量搜索,回溯自己的经历,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把二手素材重新编排整合,升华出来新的感受。这样搜索式的写作,因为总与事实隔着一层,多少显得苍白与空洞。
我在QQ群上曾经遇见过一位网络写手,他使用讯飞输入法,用语音录入,基本上保持四小时12000字。基本成稿之后不需要修改。好像自来水一样,文字哗哗哗地流淌出来。他说,他的灵感来自大量的阅读,往往在阅读到某一段话的时候,会突然刺激到他的某一段回忆,他会有写东西的欲望。一直碰不到的话,就一直读,等着想写的欲望来。
文章出的速度快,读起来速度也快,文字迷离精巧,情节离奇独特,却躲不过一目十行的阅读。故事够精彩,也曲折,但是读过了,只留下模模糊糊地一个梗概和当时新奇的感受。具体他要讲什么却跟不清楚,也不想知道!只是阅读完他的故事,让我沉浸在或者温暖或者开心或者微笑或者恐惧里,只要淡淡一下就好。
这大概就是新媒体带给读者的感受。淡淡地感受,不必深刻,无需高深。信息以电的速度不断向前流动。
写手圈的这一个月,刚好经历了杨绛先生的死,一时间悼念先生的文章铺天盖地。公众号也好,朋友圈也罢,统统在刷这件事情。几乎没有人可以逃掉对这件事的关注。但从狂热到淡忘,也就是短短几天,信息转瞬沉没。好像突然一下子,人人都决定开始遗忘。那一段时间的文字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另一种信息胁迫症。
不断地书写会带给人安全感的,我一无所有,但还可以写!本来是想要摆脱孤独感的,但是越写下去,心会越来越沉静,越来越享受这样的孤独:一张桌,一支笔,一张纸,一直写,一直写,写到地老天荒。管它天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