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认识余华,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应该很多人都阅读过,那些都是用最简洁的文字写出最直达人心的作品。
但余华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作家这条路的,在高考落榜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牙医,他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就是人的嘴巴,在当了五年牙医,拔了一万多颗牙齿后,他决定弃医从文。
之所以想谈谈余华,除了喜欢看他的作品外,他关于写作的一些观点,我还是挺认同的。
01
有文化的人能成为作家,没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作家
看过余华的采访或者他的书,都可以看到他很喜欢自嘲自己:“为什么评论家们都赞扬我的作品语言简洁,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不多”。
其实余华的起点并不是很高,像他说的,他是在“文革”中成长的孩子,那时是很少书可以看的,他一开始看的是没头没尾的书籍、《毛泽东选集》里的注解,注解看完了,没书可看,就看大字报,但就是这样一个起点不高的人,却成为了“先锋文学”!
也许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有文化的人能成为作家,没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作家”,当然这也是他的一种自嘲方式,我之所以赞同他的这个观点,是因为我们有太多人其实是有作家梦的,但是一直都是用“没文化”、“文笔不好”等的否定词来给自己找借口、找放弃的理由。
我们要用“没文化的人也能成为作家,那为什么我不能呢?”这样肯定的语言来激励自己,圆自己的作家梦。
如屠格涅夫说的,“你不比一颗星暗,不比一棵树低。”我们并不比任何人差,只要我们坚信自己拥有无限的写作潜能,我们很擅长写作,我们就一定写出好的文章。
02
阅读和写作无异于重活一次,可以填补生命的遗憾
吕蒙初不习文,但通过阅读,让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连从不阅读的吕蒙,读书后都让人刮目相看,可见阅读对于提升人的思考和智慧的重要性。
余华甚至把阅读当成“吸毒”,一旦不读书,“就像吸食了毒品以后没有毒品一样”难受。我们也要像余华一样,把阅读当成让人上瘾的“毒品”一样,让自己永远离不开阅读。
黄庭坚说过:“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不仅把阅读当成人生的必修课,更要把阅读当成每日的必修课,不能让我们得思想蒙尘、言语乏味,更不能让自己变成面目可憎的人。
阅读是高质量的输入,但那终究是别人的思想,只有通过消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输出,那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
而写作就是输出我们思想的最好途径,让我们的思想得以传播并影响他人,产生价值!
被需要,被看见是我们每个人的刚需,写作就是能满足我们刚需的最好的输出方式。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不能亲身涉足每一片土地,不能亲身领略每一处风景,但通过阅读和写作,能帮我们实现这个夙愿,正如余华说的,“阅读和写作无异于重活一次,可以填补生命的遗憾”。
03
写作就是回家
虽然余华说过,是离开成就了他,但他又说,“只有在我不写作的时候,我才想起我是生活在北京。”写作对他而言就是回家。
写作是一种与自我对话、审视自己的方式,只有在写作时,我们才能回归最真实的自己,才敢如实袒露自己心声,因为那时的我们觉得安全、舒适。
“写作要寻找一个让你感到安全的地方”,而家,那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就是我们心之所向,一生都觉得最安全的地方。
“写作就是回家”,简单一句话,却一语道破写作的全部意义!
写作,让年少一心想要离开家、年老却想尽办法想回家的游子实现了“回家”的梦想;
写作,让外嫁的女儿解决了日日盼归的思乡之苦,“回到”有妈妈温暖怀抱的家;
写作,让放飞自我、无处安放的思想和情绪,有了如家般温暖的港湾!
结尾
最后,以余华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写作确实会改变一个人,会将一个刚强的人变得眼泪汪汪,会将一个果断的人变得犹豫不决,会将一个勇敢的人变得胆小怕事,最后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