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以前写的笔记。
我就发现,这是写的啥,可以很简单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步骤。
而且整体很乱,我粗略的一看,还发现了好几个错误。
我还想了一下,之前我做完这节笔记时,感觉特别的累,看着写得很满的屏幕,还挺有成就感的。现在回过头来一看,之前是怎么想的。
我也明白了,别人说的,笔记要常整理。把笔记记得越简单越好。
我现在大致的框架和思路有一些了,还要在重新整理时,具体的细化。
以前看笔记时,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呢?
以前我看笔记时,基本上都是为了背,而去看的笔记,想着把重点熟悉一下,能背多少算多少。
而且我回看笔记时,一般都是好久之后再回看笔记,基本上这节课都忘得差不多。看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重新记。把重点都放到记忆上。即使有些知识点,有些疑问,也不会相信自己。
而且之前自己也没有学得太会,老师怎么讲,自己就怎么记框架,本身就不是自己的“笔记”,就更不会去多想,对自己而言这个框架要如何调整,才能让自己更舒服。
而现在我刚学完,真的学懂了,对这节课,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我是因为做别的题目,一个知识点没有想起来,过来看一眼笔记。才发现的这个问题。
在当时做笔记时,我还感觉自己这个笔记做的挺好的,捋清了自己的思路。现在看来,这个笔记还需要大调整。
有些事情,是需要时间沉淀的,才能看到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