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卫斯理(全网同号「卫斯理说」)
我们都有过这种感觉,看了一篇很有道理的文章,或者听了一些很正确的话,自己明明懂了,但就是做不到或不想去做。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种「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的现象呢?
01
—
你未必真的懂这个道理
很喜欢王阳明说的一句话:“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意思是:真知的目的在于用来指导实践,不实践就不能称为真知,懂得一个道理却不行动,只是因为没有真正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开解别人的时候容易,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是事情一旦到了自己身上,这些道理却全然没有了效果。
很多人年轻人都说自己知道“孝顺父母”,但是工作忙,应酬忙,抽不出时间去孝顺。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错了,你不是懂了而没有做到,而是你压根就没懂,所以没有做到。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锻炼对身体好,但是真正能坚持锻炼的又有多少人呢,要么是因为下雨了不能出门,要么是因为今天有朋友约出去吃饭。
说白了,你没有真的明白锻炼到底会给你带来什么好处,所以遇到事情你会选择放弃锻炼,如果你真的明白锻炼对身体好的道理,那即便是下雨也是会去锻炼的。
因此,即便是面对某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如果你没有真正掌握,那自然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怎么做,那就不会去做,这和人类的本性没有一毛钱关系。
02
—
别人的道理不一定适合你
以大家都熟悉的马云爸爸为例,成名的马云出了书,留下了不少励志金句,可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显然是不能的,每个人出身,阅历不同,每个人的软实力也不同,他的过往经历不一定就能在我们身上成功复制。
相反的只有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感悟的,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方法才会对我们的生活起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三毛曾经说:我们不肯探索自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我们生命里的参与,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
这个时代有太多身不由己,做真实的自己,绝对是一种幸运。
所以别人的道理未必适合你,只有你自己摸索出来的,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子才是适合自己的,这也就是你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03
—
自己并没有认可这个道理
如果以上两点都不是,你可能需要反思这个问题:这些你懂得但却并不能促使你行为改变的道理,你只是知道?还是认可?
知道意味着了解,它是一个客观事实,但认可意味着接纳,它是一种情绪情感。
但凡不能引发行为改变的道理,大都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即使我们被迫把它们纳入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却并不能得到我们的认可。
外界强加给我们的观点,大都来自于身边的权威,比如自己的父母或者师长。成年以前,当我们面对权威太过弱小不敢反抗时,就会暂时妥协性地把权威的观点纳入自己的认知范畴。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和观点的不断强化,我们就会把这种暂时性的妥协变成一种永恒,但由于情感范畴并没有发生这种改变,于是我们的认知与情感便脱离了。
真正引发和推动行为的,恰恰是情感,所以,你懂得的道理,都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04
—
如何把大道理融入生活
① 思考这个道理是否适合自己
所有的“道理”,是别人根据自己的经历提炼出来,它没有对错之分,只在于是否适合。别人的经历,就不一定适合你。
如果“道理”只是一段文字,和你的生活那你永远没办法从中获取改变的力量。
因此,无论面对什么知识,你要努力让其“融入”自己的生活。
读一本书,你可以思考,这个知识点对我有什么用?我能拿来改善自己的哪方面不足?
听别人说自己的创业故事,你可以思考,用他这个办法,我能做成点什么?
只有认真“道理”对自己是否真正有用,你才能更好的利用起来。
② 知行合一,才有可能突围
很多人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很多年听到的一个道理,当时不解其意,但是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突然就明悟了。
因为行动跟上了,所以自然就知道了。再比如说,自己的痛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痛了,自己才知痛。外人永远也不会懂你的痛。因为不是痛在他身上,你多痛,怎么痛,他全然不知。
所以,缺了行动,就谈不上知道。
一个人听再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听到的道理可能是不适合的,哪怕是适合的,不去践行也没法真正懂得。
知行合一,才能把适合自己的道理应用到自己身上,才能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果你也是这样,希望你看完本文后,不再是又懂了一个道理,而是能够真正行动起来,改变你的生活,与你共勉。
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关注我,带你一起提升职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