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在民勤,教育是最重要的事情,无论是民勤政府,还是民勤人自己,对教育都抓的非常紧。对民勤人来说,只要有一个孩子考上学,成了才,在外地找到一份好工作,他的家庭就有了希望,因为,孩子在外地买了房,安了家,就可以把家人也接出来,在另一个城市生根开花。在民勤,这叫“教育移民”。
据说,民勤的土地承载量不大,已经到了极限。如果每年不出去一批人的话,土地的负担就会非常大,它养不活不断增长的人口。所以,无论民勤人,还是民勤小城,都必须依靠教育来改变命运。从这一点上看,民勤小城非常伟大。它总是把自己最好的孩子输送到别处,自己则忍受着一种无奈的孤独。它很像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是不求回报的。她明知孩子一旦成才,就会到很远的地方去,或许一年见不上几次面,但她还是会衷心地祝福孩子,希望孩子能幸福。
不过,民勤小城看不出孤独,它始终很忙碌。民勤人也是这样。民勤人很勤快,也很要强,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悲伤,生活造就了他们坚韧不屈的个性,面对命运的坎坷和艰难,他们往往会积极地进取,即使很难,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他们也绝不放弃,更不会示弱。在命运面前,他们是不懂得后退的,所以,就有了一种进取的力量。这也是文化底蕴带给他们的心灵力量。
昨天晚上,我们到当地的一户老人家里采访,老人家里不算富有,但四壁上挂满了书画,家里的上墙——也即门对面的墙,是屋里比较尊崇的位置——有个台子,上面除了放着祖宗的相片,还放着很多书,书的前面,放了三个香炉,香炉里有上香的痕迹。说明,这家人平时既给祖宗上香,也给文化上香,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巨大的敬畏。
这个小城里,有一些老人组织了“苏山诗社”,还出了一本诗集,叫《苏山诗词》。我看了一下,里面都是古体诗,现在这个时代,可能不太接受这样的文体了,因为当代人的文言文基础相对差一些,读书的人少,读古典著作的人就更少了。老人们不管想用这种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还是出版诗集,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几乎可以说没有市场。但是,不管他们的作品符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至少说明,他们有一种精神和文化的生活。这是一道可贵的人文风景。
我们参观民勤一中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
一中门口的人特别多,听说今天是中考放榜的日子,很多家长一大早就来到这里,看孩子的成绩,因为,这决定着孩子能不能进一所好高中,能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往里走,校门朝里的左侧立了一尊孔子像,学校大楼上面,也立着“积善成德,科健为雄”八个大字。看得出,学校对儒学是非常敬重的。所以,整座民勤小城,不管在城区,还是在乡村,都能见到很多跟文化有关的现象。敬重文化,是民勤的一个明显特点。
昨天下午,我们去逛书店,就买了几本关于民勤文化的书。
一本是民勤地区的民间史书,书里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至今的大事小事,内容很丰富,跟官方资料不一样,是以文人和在民勤书店老百姓的视角写的,比起官方史料,这种资料或许更真实。
西部的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民间著作,我们参观临潭时,就买过一本类似的书,书里记载的,都是一些珍贵的史料,对正史是很好的补充。因为,即使面对同一件事,它也定然会有种跟正史不一样的眼光。
正史的特点是客观翔实,民间史书则可能有更多的个人角度,但是,民间史书所记录的许多细节,也是正史很可能不关注的。它们总会给我一种感觉,让我能进入当地老百姓的心,读懂现象背后的东西,这样,我就能写出一种心灵和灵魂层面的真实。我称之为“明白后的贴心贴肺”。
第二本书也是关于民勤历史的,它记载了发生在民勤的一桩罪行。
马仲英当年与杨土司发生冲突之后,一路杀往新疆,路过民勤时,也进行了血腥屠城。有人说民勤当年死了四千多人,也有人说六千多人,到底死了多少,谁也说不清。可以肯定的是马仲英不管在甘南,还是在民勤,都进行了大屠杀,制造了大量的血腥。我们在甘南时,也找到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
虽然给世界带来了这么大的痛苦,但推动马仲英做出这种事的,可能不过是一些善变的情绪。假如他穿越到百年之后,像我的小说《野狐岭》中的幽魂——那小说是由幽魂们的倾诉组成的,那些幽魂在百年前的某日,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所在,那所在就叫野狐岭——那样,再来看看当时的行为,或许就会发现那行为其实毫无意义。因为,不管他占有了多少土地,不管他攻破了多少城池,留下的,都仅仅是一点记忆,他不会永远那么强大,权力也不会永远都属于他,他总会衰老,总会有年轻的力量代替他。而他所谓的“战绩”,也不过是一点点记忆,输了也罢,赢了也罢,都改变不了什么东西,他逃不过生老病死,他逃不过七情六欲,他逃不过一个凡人必定承受的东西,也逃不过人类最后的归宿一死亡。他给了别人的东西,最终会回到他自己的身上,也许早些,也许迟些,他定然会尝到自己带给别人的恐惧。这就是命运。那么,让自己四面树敌、满手血腥,只为了一点点感觉和情绪,值得吗?当时,他可能觉得值得,但百年之后,当他成了幽魂,再来看当年的事情时,他又会有怎样的想法?他也许会觉得,与其战胜世界,不如战胜自己。
不过,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的民勤小城,却看不到一点历史创伤的痕迹,它始终显得进取又积极,它始终在追求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会活在伤痛的过去。
虽然我们说过度健忘不是一件好事,但健忘也不是一件坏事。当一个人健忘的时候,他就容易放下烦恼、放下过去、创造未来;当一个民族健忘的时候,它就能宽容那些特殊的历史时代所发生的悲剧;当一个国家健忘的时候,它就能化解隔阂,全心全意地合作、双赢。所以,我们的好记性可以用来记住营养,记住教训,但不应该记住仇恨。记住仇恨,就会带来纷争,带来障碍,带来不吉祥和不和谐,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写于2014年7月15日,民勤城内)
选文 |《匈奴的子孙》
作者:雪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