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指导思想下,地产调控不断加码,融资管理“三条红线”、房地产信贷“五档管理”、土地出让“两集中”政策等先后出台,地产调控政策“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齐备,以往的“高杠杆—高增长”模式变得难以为继。
“三条红线”。2020年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明确了收紧地产开发商融资的“三条红线”。“三条红线”自2021年1月1日起在房地产全行业推行。
红线一: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计算公式: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总负债-预收)/(总资产-预收)。
红线二:净容负债率不超过100%,计算公式:净负债率=(有息负债-货币资金)/合并权益,合并权益指合并报表的总权益,包括永续债与少数股东权益。
红线三:现金短债比不小于1,计算公式:现金短债比=货币资金/短期有息债务。 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挡:如果三条红线都触碰到了,则红色档,不得新增有息负债;如果碰到两条线,则为橙色档,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5%;如果碰到一条线,则为黄色档,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0%;如果三条线都未碰到,则为绿色档,负债年增速不得超过15%。
“五档管理”。202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的通知》,该通知对各级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均分五档设定上限,“五档管理”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要求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银行机构,应在2年或4年时间内完成业务调整。
第一档为中资大型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40%和17.5%;
第二档为中资中型银行,包括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32.5%和17.5%;
第三档为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包括第二档中的城市商业银行之外的城商行、民营银行、大中城市和城区农合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7.5%和12.5%;
第四档为县域农合机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0%和12.5%;
第五档为村镇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22.5%和7.5%。
“两集中”。2021年2月23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2021年住宅用地供应分类调控工作视频培训会议”上首次提出土地出让“两集中”新规,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要求在今年内,住宅用地招标、拍卖、挂牌不得超过三次。
土地出让“两集中”政策主要涵盖22个重点城市,包括4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以及18个二线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
业内人士认为, 2020年相继出台的针对房企的“三道红线”政策和针对银行的“五档管理”政策,主要是金融层面防止房企、以及银行的加杠杆冲动,可以理解为稳预期;而各地地方政府出台的“限购”、“限价”等举措,可以理解为稳房价;集中供地政策的出台,可以理解为稳地价。如今,政策调控可谓“三稳”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