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逢进入三伏天大家都会说:热啊、要避暑啊……但老中医提醒:暑天不避暑,暑汗赛黄金。
“暑”字上下两“日”,中间为“土”,火能生土;一撇右旋,实乃天道。“暑”字诠释了自然界一段特殊的时空状态,乃至它对生物的影响:暑期是动植物生长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时段,暑期的炎热是人身心细胞生长更替的必要条件,排斥炎热即是否定生长。
《黄帝内经》讲:夏天万物向上向外发散,人体内的病、骨髓里的病也会浮上来,但如果你吹着空调,毛孔关闭,病走出了骨髓,却不能排出身体,就会在骨之外、皮之内游荡,令人感到浑
所以,夏不炎热,汗不出透,秋冬必然寒凉,为今后的血栓、中风、痴呆等一系列瘀阻之证埋下祸根。
暑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避暑是逆“天”而行。正确的做法是:把毛孔打开,使酸性的汗液排出,使身上的毒气和味道散发出去。
三伏天请远离一切生冷寒凉,适当运动,把汗出透(及时补充温水),把寒湿排出来,才是最重要的养生事项。
今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8月1日
闰中伏:8月2日——8月11日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40天内您不要喝冰镇一类的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怕冷、脚凉都是三伏天不注意所致。要想使体内寒气排出,请坚持在伏天喝热水,姜枣茶,常温水,会把体内多少年深入骨隨的寒气逼出来。
请珍惜一年一度的40天伏天,每天热水泡脚,经络按摩、尽量按时睡觉,不熬夜。
冬病夏治,有病治病,无病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