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

小时看到的山在村子的周边,大都是能种田的山坡。但村里人却把去田里干活叫做“上山”,这可能因为地处胶东腹地的缘故。丘陵地带,平地少,路走不了多远就起坡,但真正能被叫做“山”的只有“张家山”一座,是祖先的安放地,高不足百米。只好向远处找山。向东近二十里是一列山,山头林立,南北走向,绵延向东与崮山相连,向南不知终点在何处。以此为界,黄县、蓬莱与栖霞三县比邻而居。山的主峰叫做老垛顶,高五百米有余,据说隋唐大战时李世民曾藏身此山,保住龙体,山脉下有“潜唐庵”为证。这“庵”选址于九座山头余脉下,被誉为九龙汇聚之地,曾经香火极旺、经营繁盛。这样这山不仅以其凸立的形象护卫乡民,又有了皇家轶事,俊朗中透了神秘。向西近三十里平地起一高山,叫做莱山,高六百余米,山名与秦始皇东巡有关,与存于商周时期的莱子古国有关。据说始皇三次东巡在全国建有八座神庙,其一“月主庙”即在此山中,由此山事一时兴盛。《史记》中也有把莱山誉为中国八大名山之一的说法。因为这样的由头,望向山的心头也就多出些连篇浮想。

直到初中毕业,我的足迹都没走出过这两座山界,也没踏上这两座山头,但它们却在完成着我对山的认识的启蒙。我在地头、在河滩、在自家的平台上望向这两座山的目光在长大,两座山也在变换着它们的影像。着了绿衣时的俊秀、披了白袍后的苍茫,云层覆向山头时的诡异,在夏日里偶有转山人在山间燃起的灯光引来的无限遐想,以及地方名山与地域文化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我心底里种下了关于山的基本样貌:绵长的山基,圆中带尖的顶部,稍有变式的圆锥山体。

九三年去了庐山。火车、汽车、江船的几次辗转后,旅游车载着我们在进山的路上盘旋,

我与山,山与我的对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眼前若是有海没山,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人这东西——当然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生长的场所,想法和感觉大约是同地形、...
    她栀阅读 4,101评论 2 2
  • 【李德友率队到东江科技园开展环保督查工作】12月6日,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德友率队到东江科技园开展环保督察工作...
    东江科技园阅读 1,501评论 0 0
  • 今日学习收获 一、寻找书中结构、模型 Why:为了避免迷失在作者论述过程中,需要随时查看地图(书中显性或隐性的结构...
    智行合义阅读 3,841评论 0 50
  • “我知道自己是在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中,知道自己在一步一步朝前走,在不断学习,不断沉淀,这种确定,让我变得自信,让...
    浪淘沙子阅读 4,324评论 8 9
  • 难过的日子好过的年。 老秦将拾掇干净的公鸡用砍刀剁开,好的有肉的地方切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在一个小瓷盆里,撒上盐...
    南良大维阅读 2,4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