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雷英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我不止一两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初为人师的我即便绞尽脑汁,也未曾思考明白。直到今天听了雷英老师的讲座,我才恍然大悟: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尊重生命。简言之,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课时,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主动而轻松地走进文本,感知文本。
其次,雷英老师告诉我们:身为语文教师,需要修炼童心和学子心。只有时时保持一颗童心,我们才能更轻易地接近孩子的心灵,听懂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与诉求。也只有时时保持一颗学子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我们才能将心比心,找出并解决他们在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
接着,雷英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语文教学真正的亮点在于朗读。在形式上,朗读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齐读、分角色朗读……但不管朗读的形式如何,都必须建立在有感情的基础之上,而要让学生读得有感情,一是需要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毕竟,语文老师,才最是朗读者;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理解文本中所含的感情,使其产生共情。共情有了,充沛的感情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最后,雷英老师讲解了“语文,如何引领我们走向远方”这个课题。语文教师,要想走向教学的光明大道,就必须要用心研究课标,研究教材。
课程目标,就好比导航仪,为我们的教学做精准定位,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了教学目标,才不会在教学路上走偏走倚。而教材,仿若一扇上了锁的窗,只有认真研究教材的教师,才能寻得钥匙,打开教材教学的情感之窗。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解,我收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