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说说“黑天鹅”。很多人应该看过塔勒布的《黑天鹅》这本书,或者就算没看过,至少也都听过这个“黑天鹅”这个名词。
“黑天鹅”特指那些意外发生,并且能够产生巨大影响的事件。
投资,从来就不缺少对“黑天鹅”的预测和分析。这里,我也由小到大,按照发生的概率,说说可能存在的一些“黑天鹅”。
1 那些“黑天鹅”们
1.1 标的风险
开始投资时,或多或少都应该听别人说过,或者是了解过,投资要构建股票的组合,而不是满仓一个投资标的。
投资的组合要优于单个标的,这是基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得来的。
因为极端点来看,单个股票应该是有可能退市的,例如欣泰电气;单个债券也是可能违约的,例如奈伦债。如果不幸地,我们全仓投入到这样单个投资标的中,岂不是血本无归?
1.2 系统风险
即使我们没有全仓投入某个股票,而是在分散在多个标的,投资的整体也面临着这“黑天鹅”的风险。
上证指数曾经就从6000点的高位跌到1600多点,跌幅已经很深了吧。如果这时候,继续下跌呢,跌到了600点,结果会怎么样?全仓股性的资产,最怕系统性的大幅下跌。
如果换成债券会不会好点呢?对于指数的大幅下跌,确实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债券也有其系统性风险,那就是恶性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我在文章《安全还是风险在于已知与未知》中也有提到。
因此,全仓债券也不是良策。反而是两者结合,可以很好的抵御“黑天鹅”。
股性资产,如股票、指数基金、分级B、股指期货、期权等等,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而债性资产,如债券、可转债、分级A、货币基金等等,可以抵御指数深度下跌的风险。
1.3 主权风险
但是,这还是不够,因为不管是股性资产还是债性资产,投资的范围可能都只在一国之内。
如果一个国家被侵略,领土被侵占,那些投资在本国的资产会不会毁于一旦?
想想二战时候的法国,想想之前被日军占领的台湾。如果那时候,沦陷地区的人们在国外有资产,例如在美国资产。完全可以出国避难,就算不是避难,而是为了国家毁家纾难,也比其他人更有资本。
1.4 文明风险
现在人类的武器足以毁灭地球无数遍了,假如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人伦惨剧,世界会变成怎么样?
文明会退化对吧?很有可能从现在精细化分工的信息时代,回退到以物换物的原始时代。
那时候手里的馒头,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股票还是债券,都是废纸,唯一可能有点用处的,就是黄金了。
2 保险公司抵御风险
2.1 同概率下的分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保险。相对于保费,保险的保额往往很高。
保费根不是不足以支付理赔金,如果理赔发生,保险公司岂不是亏大了?
这样的情况当然不可能发生,不然保险公司也不可能存在。很多不了解保险的人,可能会担心保险公司赖账,不理赔,其实大可不必。
保险公司精算过概率,理赔金放在一个人身上是很高,但实际上是平摊到各个保险人购买的身上。毕竟,不是每一个保险,都会发生理赔。
这样的摊派,让小概率事件即使发生,也不至于不影响总体的收益。
这是在一个系统内部的分散,程度越高,风险越小。
2.2 不同概率下的分散
医疗方面的保险,保费的变化一般比较明显。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的概率增加,保险公司理赔的可能性变大了。
对于更高的风险发生概率,保险公司自然也会要求更高的保费。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虽然保费基本上都低于保障的额度,但对于不同种类的保险,程度是不一样的。不同险种之间,保障额度和保费的比值有明显的差异。我找了几个不同种类的保险,将保额除以保费,得到的杠杆如下:
门诊险:5
医疗险:95
重疾险:833
意外险:3333
四类保险发生的概率由大到小,杠杆就由小到大。那么保额一样的情况下,按投入的保费进行排序,由大到小应该是:
门诊险 > 医疗险 > 重疾险 > 意外险
将四类险种和之前提到的四种黑天鹅进行类比,应该怎么分散风险,其实就比较明了了。投入由大到小排序应该是:
标的风险 > 系统风险 > 主权风险 > 文明风险
个人分享关于投资的一些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