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曾仕强,那是在高二下学期,大雪纷飞的冬季。
有那么两个月,我和班长一起,每天中午,冒着严寒,去另一个同学租的房子里看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那时候,确实非常惊艳,原来苦涩难懂的《易经》,那么好玩。
后来,年龄渐渐大了。我开始讲究实用,对玄之又玄的东西,慢慢敬而远之。
昨日晚上,百无聊赖。在微信读书的限时免费中看到一本曾仕强《曾国藩的启示》。
这种书,原来我是不打算看的。因为,我感觉曾老爷子,虽然博学多才,人情练达,被捧以什么“天人公师”;可是纠其所述,终究只是高级点的鸡汤。
他所述很多大作,针对群体是企业高管和孩子家长。离我终究是有些距离。
因为前几天,在简书投了篇《曾国藩说你是loser》,看到一本免费的关于曾国藩的书。很亲切,认为是缘分。不拿来看看,也挺可惜。
第一章,从平庸中崛起的一生。
每个人一辈子只喝两杯酒:一杯苦酒,一杯甜酒。关键就看你怎么喝,你先把甜的灌下去喝光,后面就会受罪。其实我们宁可年轻的时候受点罪、吃点苦,然后随着自己成长,以后就会越来越轻松。
看到这段话,我愣了一下。曾老爷子的语言一直是很直白朴素的,这一段也不例外。现在社会那么浮躁,人人急于求成,空虚乏味。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种思想,在青年中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吧。我耐着性子继续看下去。
曾老爷子的鸡汤自然独具一格,用《易经》来阐述曾国藩波澜起伏的一生。
说句心里话,我认为牵强附会。因为《易经》实在是太万金油了。万事万物,都能往里面套。最神奇的是还能说的有理有据,不由你不信。
去掉那些比较玄的部分,我认为,人一生太顺其实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大器往往是晚成的。曾国藩如果没有经过这些坎坷,很难有后来获得的那些成就。
这倒是一句掏心窝子实诚话。可是我们扪心自问,年轻人谁不是接受“成名要趁早”,几个人愿意相信大器晚成?
第二章,处世智慧尽在《挺经》。
几年前社会流行过一本颇为厚的书叫什么《左手冰鉴,右手挺经》,当然与此相对的还有《左手如来,右手基督》、《左手菜根谭,右手厚黑学》、《左手论语,右手圣经》。如是云云。
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我相信,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一本《挺经》,其实不过聊聊两千多个字罢了。何为挺经?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从前,有户人家请客,差儿子去镇上买菜,到中午还不见回家,老翁出门瞭望。只见儿子和一个货郎,在田埂上对峙,互不让步。老翁上前劝货郎说:“我家有客,请老哥行个方便,往旁边水田让一步,让他过去,你也好过去,岂不两便。”货郎诘问说:“你叫我下水,他有何下不得?。”
老翁解释说:“他身材矮,下水会沾湿食物,你老哥长得高,不会沾湿货物。”货郎反驳说:“我货担里是值钱的京货,万一浸水,就一文不值。你家的担里,不过是菜蔬,就是沾水,还能吃。你怎么贵重不分,偏叫我让路。”
老翁见说理不过,就挺身说,“来来,我老头子下田,你老哥将担子给我,空身过去,再挑回去。”当即,老翁俯下身子,要脱鞋解袜。货郎见老翁如此,心里过意不去。便让步说:“不必老丈费事,我下水田好了”。
这场纷争,老翁挺一挺,就消解于无形中。老翁软硬兼施,不拘手段。表面示弱,实际持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道理,也是所谓挺经的道理。
第三章,《冰鉴》:道尽识人天机
所谓《冰鉴》,是以冰为鉴,能查人相。此书分七篇。
这一章说白了就是教授我们如何“以貌取人”。比如,女人颧骨高克夫,嘴唇厚忠厚,鹰钩鼻子阴险,图形脸比较黑,如是云云。
这一章,我不怎么感兴趣。因为《悲惨世界》中的卡西莫多如果用《冰鉴》来分析,实在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可是他的心灵比大多数人美多了。历史上秦桧、汪精卫之流可都是美男子。用《冰鉴》的理论来分析,都是十足的完人。
第四章,第五章,分别是曾国藩用人和为官修养方面。
我用一个词来概率这两章:鸡汤。
如果非要加一个限定,那就是曾仕强牌有《易经》味的鸡汤。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可是开卷有益,终究是比喝没有营养的鸡汤,要好的多。无聊时,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