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3期“金”专题活动。
虚掩的卧室门里传出了小声说话声。
“婆婆,我妈病中了,感觉就是这两天的事。”
“那你就不用来回跑了,你好好照顾你妈妈。”
“她就喜欢金项链,我想把你的借她戴戴,等她过世后,我就还给你。”
“不用了,完事你自己收着吧,这本就是你买的。”
卧室内平静了,传出脚步声音和一阵的收拾物品的声音过后,心满意足的英子背着一个大背包走出了婆婆的卧室。
接着卧室里传出来一阵唏嘘的声音,婆婆心里不好受,也只能是有苦往肚子里咽。
英子是婆婆的大儿媳妇,她结婚的时候,小姑子和小叔子都还没结婚,婆婆家里的家庭负担还很重。
英子她们虽然另有婚房,但是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婆婆家吃住,后来有了孩子后,她们更是有理由常住在婆婆家。
英子泼辣的性格,让她有一种不吃亏的本事,有时还会有没理辩三分的能耐。
孩子刚一周岁,他就和丈夫去了国外做生意,把孩子留个了婆婆,那时候婆婆还上班,小叔子还没有工作,于是在家帮忙看着小侄女。
英子也是能干的,在国外挣了钱。她想孩子是婆婆给带的,于是给婆婆买了一条金项链,表示自己的感谢。英子还是爽快的性格,给家里所有的人都送了礼物,还给婆婆家安装了电话,很受婆家人的待见,家里相处的还算融洽。小孙女是婆婆的一手带大的,自然很重视,更何况小叔子还没结婚,英子在婆家很有优越感,所以在婆家她的话很被重视。
婆婆也是对英子言听计从,认为她所说的都是对的,所做的都是对的,从来不过自己的脑子去分析。
从此,英子便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就像个女皇,说一不二,即使不对的也是对的,这个家里离了她就会玩不转了。
可是,生活不可能永远是一成不变。
英子感觉这种优越感受到危机的想法,是在小叔子结婚以后。
兄弟媳妇是一个大学生,无论从气质到教养,都比自己优秀,她觉得家里人开始不再把她放在重要的位置了,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的威信快要减弱了。
于是她开始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事端和困难,只为让婆家人继续看中她。同时,她开始想着法地把自己之前给这个家里添置的物件转移到自己家去了。
她仗着婆婆对大孙女的疼爱,让自己的女儿从婆婆着要东要西,小到衣服大到电子琴,甚至连闺女的学费,她都让婆婆帮忙交,婆婆也会心甘情愿的付出。婆婆只想自己的大孙女能过得好,那怕自己只吃咸菜和米饭,也无怨无悔,希望将来在她老的时候,需要人的照顾的时候,她们依然能想现在向她索要东西时,理所当然的照顾她。但是事与愿违,所谓“升米养恩,石米养仇”[中的“升”与“石”(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作为古代计量单位,形象地描绘了帮助的量度与产生的后果之间的关系。]
英子的贪婪之心越来越强烈,她觉得在婆家是个功臣。她过门时婆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如今家里样样俱全,都是她和自己丈夫挣来的,应该最后都归她们所有。
兄弟和弟媳妇压根不想和她去争什么,可是她依然不放心,借着她自己母亲生病,把给婆婆买的一条金项链给要了回去。
婆婆无话可说,只有偷偷地抹眼泪,为了大孙女她只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