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丽 焦点网络高级一期 洛阳(18.12.12)分享第568天(春雪分享第704天)坚持读书打卡293天
上班路上,脑子里萦绕着一个旋律,于是,一路放歌,反反复复唱了好多遍,越唱越感觉有味儿。下面是这首歌的歌词,很想请读到这篇文章的您回答:看到这些歌词时,你脑海中呈现出来的画面是什么?你体验到的又是什么?你感悟到的又是什么?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 要等到考试以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的童年。
……
这是一首流行在80年代的老歌曲,记得那时我正在初中,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还有身边的小伙伴唱这样的一首歌。如今我再次想到它时,感觉这首歌的歌词写得特别好,他写出了一个孩子的真实状态:想学又学不进去;没有好好学又后悔。
我从第一段歌词中读到这样的情景:
有一个孩子,他虽然坐在教室里,但是心早已飞到了外面。知了的叫声撩拨着他不安稳的心。透过教室明亮的玻璃窗,他看到了操场边的秋千静静地悬挂在那儿,想象着上面正栖息着一只漂亮的蝴蝶,他甚至能想象到那只蝴蝶是怎样轻轻地扇动着翅膀。他多想在就把腿跑去看看,可是老师吱吱呀呀的板书声提醒着他,这是课堂。看着老师拼命地一边说着什么一边板书,他不由地叹了一口气。“哎!”什么时候能够下课?他盼望着,他甚至希望这节课一下课就放学,那样的话,他就可以开心地玩了。
……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情绪化是孩子的特点。不管是什么课,不管是谁说的话,如果我不想听,我心情不好,那些课,那些话都如过眼烟云,对我来说都没有意义。
每个孩子其实也都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虽然“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但学习、做功课,在心中毕竟还是有些位置的,只是游戏也太好玩了,一玩儿起来就把控不住自己。
外面的世界太精彩,自己的世界太无奈。80年代的孩子其实和现在的孩子一样,特别贪玩,因为爱玩儿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
很多时候是我们大人做大人太久,忘了我们曾经是孩子时候。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对孩子要科学教养,顺势引导,做孩子前进路上的助推器而不是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