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个孩子发展潜力的因素有很多,智商、情商和逆商,而逆商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孩子能够走多高走多远。一个孩子逆商的形成是需要在日常生活小事中不断的去引导、培养和磨练才能逐步形成的,如孩子的责任心,做事的认真态度,吃苦精神以及做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恒心和毅力,正是这些隐性的要素会慢慢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在上周值周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注意的不良现象。早晨到校的途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不辞辛苦,亲自为学生背着书包,牵着孩子的手非要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才恋恋不舍的离开,虽然学校每学期开学前都会邀请交警队的民警给家长作专题培训,为了缓解校门口交通拥堵以及人员密集的压力,要求接送孩子的家长只需把孩子送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即可,为了保障孩子路途安全,学校在东西两路指定地点处,专门安排了值周老师每天按时执勤,学校还为孩子行走画好了安全入校路线,可部分家长还是不放心,非要和孩子一起违反学校的规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以及无原则不理智的纵容常常会削弱学校教育的成果,与日本教育行程鲜明的对比。最近在阅读《日本国立小学的365天》,日本小学教育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日本学校及家长对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每天反思习惯的坚持以及他们要求学生上放学路途中不允许家长陪护,需要孩子自己独自完成,只是在开学前两周为了熟悉上放学路线,可由家长陪护,等孩子熟悉了路线后必须由孩子自己独自完成,这一点真得很值得中国老师和家长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