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后,我的成绩超差,几乎考不上大学,当然,我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没办法,天知道我当时有多么叛逆,不过我的“无药可救“更多的体现在思想上,那时骨子里就已经厌恶上课听讲了,至于行为上我觉得还好,不过是打打球,逃逃课,包包夜,并没有做出很出格的事情。
受韩寒的影响,我那时始终觉得,上学没什么意义,学历高低也没什么意义,可能看到这里,会有人觉得我接下来会反驳当初的自己,说一翻迷途知返之类的话,很抱歉要让你们失望了,我是不会说的,因为在我看来,一切造成我当时世界观的因素并没有得到改善,我所在的文华中学,整个年级都没几个人可以考的上本科,那些所谓的优生顶多也就三本的水平,他们的上限让我觉得悲哀,根本羡慕不起来。
而我认识的很多差生,除了不爱学习外,很多都是早恋,包夜,打球的高手,哪怕是打架,也都是冲在最前面,不让个子小的受欺负,我本人曾参加过班级对外的群体斗殴事件,最后以全班男生站在走廊外罚站一上午结束,现在想想依旧热血沸腾,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出现,可以几十个男生同仇敌忾荣辱与共的时刻了。
说到包夜,我绝对算得上老手,后来南校附近的零点网吧,里面留存了我的很多记忆。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复读,按我不爱学习的性格来说,复读应该是件极其煎熬的事情,后来想想,可能和我那时一直想写的一部关于妓女的小说有关,因为小说的主要框架就是一个复读少年与失足少女互相扶持对抗命运的故事,为了更好地贴和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内在思想,我选择了复读,毫无疑问,那时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个选择。
因为那年,我在叛逆之于萌生了一个理想,很多人会说这没什么,谁高中还每个理想啊,但我要说的是,我的理想和他们大多数人并不一样,我从不希望自己考上好的大学,成为优秀的公务员,教师之类的,在我看来,很多人的理想不过是单一选择的不停复制罢了,连大学有哪些专业都不知道,还妄想着朝哪个行业发展这不是扯淡吗?
所以严格来说,很多人只是处在了一个该有理想的年纪,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理想,因为他们连自己的喜好都不知道,人云亦云而已,我不一样,我那时的想法就是做一个青年作家,韩寒那样,正是因为这个理想的存在,我开始了朝着理想迈步,进入了为期好几年的文艺青年阶段。好吧,我也觉得文艺青年四个字很操蛋,没有文艺青年喜欢文艺青年四个字,因为受到互联网冲击的原因,每个人都习惯给自己贴上各种标签,一个几年前看过一本青年文摘的人都可以说自己热爱文学,是地道的文艺青年,你能怎么办呢?
标签已经无法触动我任何了,时间倒回二十年,女生会因为一句情话而面红耳赤,甚至芳心暗许,而现在你对女生说句情话,八成会被认为是在套路对方,剩下两成会被说成脑子瓦特了。如果有人说我文艺青年,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你才文艺青年呢,你全家都文艺青年,骂谁呢?
文艺青年不应该是某种标签,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无论如何,像我说的那样,我们每天活在肤浅的社会中,感受着周遭粗糙的人际关系,很多事情,都无可奈何,只能让自己麻木的晚些。
总之,不管我承认与否,在当了几年文艺青年之后,我正式踏入了社会,变得不适应了,怎么说呢?在很多个方面我都觉得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不喜欢西服领带,不喜欢用发胶露出额头,不喜欢经理,老板这些称呼,不喜欢推杯换盏,阿谀奉承,不喜欢功利的一切,但人们都告诉我这才是成人世界,你可以不喜欢,但必须去适应。
这些让我感到痛苦,几乎粉碎了我以往所有的骄傲,第一次哭是在昆山,我印象很深,是在一次公司聚会上,我们选了一家朝鲜歌舞餐厅,据说里面的所有服务员都是朝鲜族姑娘,且个个能歌善舞,上菜到一半,呼啦啦进来几个服务员,跳着朝鲜舞,唱着朝鲜歌,现在想想似乎没什么不妥,但当时对于一个刚踏入社会的所谓文艺青年来说,这些画面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那几个姑娘笑脸相迎隔壁桌的无礼口哨,不停露出标准微笑的脸颊,不管那几个调皮的孩子在中间跑来跑去,也不顾那些人充满戏谑的欢呼声,可她们只是服务员啊,又不是出来卖的。
就在那个近乎黑暗的包间里,在所有人欢呼鼓掌的间隙,我流下了成年后的第一次眼泪,对我来说,成长始终是残酷的过程。
还是回到大学,和高中一样,我依旧不喜欢上课,成绩差的要死,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大三紧急考了驾照,只因为驾照可以抵学分好让我顺利毕业,不仅如此,我还自费报名学习素描,和一帮小学生在一间考场里为了一张二级素描证书而同场竞技,场面相当震撼,这一切也是为了换取学分毕业。
毕业前一周,学校组织一次清考,很多人需要补考个一门两门的,整个14级精密工程制造系,只有两个人是需要补考五门的,一个是我,另一个哥们好像直接退学当兵去了。我的成绩差到什么地步呢?屠春娟老师和我说,你真是我见过最厉害的学生了,我教书十几年,你是唯一一个作为我课代表还挂科的学生,开卷考试你都不来,你行啊你。
虽然我不爱学习,但并不笨,加上长得帅,这不是开玩笑,好几位老师都夸我长得帅,搞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我的好几门任课老师都在一个办公室里,最后几天,我几乎整天都待在办公室里,轮流找老师给自己辅导,帮我论文答辩的罗老师说,怎么哪门课都有这个帅小伙子啊,一边说还一边叹息,好像长得帅就必须成绩好似的。
在这里我并没有变相夸自己的意思,这么不要脸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而是想说,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我高中就知道自己不爱中规中矩学习,大学就知道自己注定无法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但作为一个差生,我也有我的优点,就是喜欢阅读,我看过很多书,当然,非要较真的话,也算不上很多,但肯定比看到这篇文章的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
虽然这些书的很多内容我早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但读这些书的过程让我更加冷静,更加细腻,让我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让我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算是优点,但我现在多说一点,就是当这些个可能是优点的特性一旦遇上了贫穷二字,就直接变成了痛苦,也是塑造我悲观主义的性格的主要原因。
谈到悲观主义,似乎是每个文艺青年的必经之路,世界的运行轨迹和我想的并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我所期待的,所理解的生活并不存在自己的周围,或许也存在,只是目前的状态企及不到而已。
大学时,我选择搬出学校独自生活,你可以说这是不合群,算是吧,但我也可以说合不合群不重要,优不优秀才重要,你可以说,合群其实很重要,因为人是群体动物,谁也无法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我也可以说,合群是很重要,但选择适合自己的群才重要,而且独处同样重要,你又可以说,过度独处会与这个世界脱节,成长不应固守着自己的原先的想法,而是要接触并认可不同的行为方式,我也又可以说,人们的观点道理的出发点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经历经验所得,你看到的,只是你以为的真相,你又可以接着说,力所能及情况下的多元选择.....我直接打断抢过话来说,去你大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