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
“乖,听话,再这样,妈妈不要你了。”
“宝贝,你真棒,考了全班第一,爸爸以你为荣。”
是不是很熟悉呢?这些话像一个魔咒,萦绕在耳边,像一个摆脱不了的恶梦陪伴着我们成长,让我们诚惶诚恐,总怕出错,害怕一出错就没人爱了。
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这些披着“爱”的外衣的观念真的正确吗?我们该如何重新诠释“爱”的定义,找到内心的归属,活出幸福的人生?
这本书,将给我们答案。
《幸福,从接纳开始》这本书的作者林青贤先生,他是中国最具人气的父母导师之一、《人民日报·家风》周刊的主编。一位在全亚洲巡回演讲的父母导师,一位把心理学学问与真实生活结合到极致的智者。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家庭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亚女士的影响,决定终身投身于家庭治疗以及提升人的自我价值与幸福的探索。
首先,我们来理解下什么是真正的接纳。
我们不会对太阳说:你天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无聊不无聊,你就不会换个方向升起和落下吗?
我们也不会对着一条鱼说:你怎么不爬上岸来呢?你不怕淹死吗?
因为我们知道太阳就是东升西落,鱼就是生活在水中。
没有任何的要求,接受本来的样子,这就是接纳。
可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却赋予很多的身份、价值、责任和期待在里面,伴随的是你附加的“应该”,忘记了最初的样子和那个最真实的他。
结果与内心所想背道而驰,于是抱怨、批判全都跑出来了,期待不满,彼此受伤。
这是期待,不是接纳。
所有的伤害都是因为期待太高,不能满足而产生怨怼。
如果付出一段时间后感觉很受伤,又不愿意放弃,如果最初的付出就是为了得到,那么付出本身就是有条件的,结果注定会受到伤害。
这就好比我们听得最多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太爱你,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付出”。可是你的付出真的是对方需要的吗?
就像对方明明很渴,喉咙都冒烟了,你递给他饼干,还责怪他为什么不大口地吃。
结果就是,你感动了自己,对方却成了“白眼狼”。
这是作者表达的第一个观点:有条件的付出,背后可能存在另外一种心态,索取。
不同的爱活出不同的世界。活在自爱世界里的人,大部分是基于安全感与价值感做决策,背后是控制和证明。其人生处处匮乏。而活在他爱世界里的人,大部分是基于接纳、欣赏与自由做决策,背后是给予和自信。其人生注定是富足的。
书中还讲到一个生活中的常态:人们经常会做出行为与爱之间的等同。即人们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关注的事情上,因为事情通常在行为层面,是可以看见的,也是可以意识到的,结果就是更多关注的是对方的行为,而非行为背后的原因。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老婆正在焦急地等待晚回家的老公,准备发脾气的时候,假如老公马上给老婆一个深情的拥抱,说:老婆,我爱你!我怕你担心,一路在赶,我都快急死了。相信这个老婆马上感受到了爱。如果此时先生回家不声不响地直接坐在沙发上,可能,即使没产生一场大战,但双方的距离也会拉远。彼此都感受不到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中,家长会时颜子悠在台上声泪俱下地说:“我妈妈并不爱我,她爱的只是那个考满分的我……”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可孩子感受到,接收到的就是这样的信息,不可谓不悲哀。
关注“行为”与关注“爱”产生的结果注定不一样。
这就是作者所表达的第二个观点:关注事情是为了控制,关注心情才是真正的爱。
从这本书中我还认识到:如果想要去爱我们身边的人,必须先学会爱自己。只有爱够了我们自己,才有多余的爱来给别人。
就像朋友问你借钱,你可以选择借或不借。但如果借了,同时你要知道他找你借钱也代表不一定有能力来赚钱,换言之,你借出去的钱不一定能拿回来。所以你如果觉得自己能承受这个风险你就借,感觉承受不了就不要借。不要借了,到最后,钱没了关系也到头了。
真正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是利他性的。这种爱能造就别人而非绑架和毁灭。
乔西,孤儿,十四岁前一直辗转在各个家庭中。如果他十四岁那年没有碰到他的养父,没有碰到那个全心接纳他,把他的青春期叛逆对抗视为机会而不是麻烦的养父,相信今天的监狱将多出一个罪犯,自然我们也就看不到《解码青春期》这么好的作品。
这也就是作者阐述的最后一个观点:给予不要求回报的爱,造就别人,成就自己。
走向幸福,通透我们的人生,修炼我们强大的内心,就要成为真正的自己。放下你的期待,以平常心无条件地接纳人生中所有的“不公平”。
最后,借用书中的一段话共勉:成为你自己需要很大的勇气、力量和智慧。但是无论付出再多,这也是值得的。当你成为你自己,你才会更真切地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是属于你的真正的幸福,什么是你想要的爱,什么时候可以义无反顾地离开。而不是,人云亦云,成为别人的影子,或者,只是一只风筝。
接纳是幸福的开始,请接纳他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