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往往起病急,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2~4 天,体温可达 39℃~40℃,甚至出现42℃的超高热。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可有畏寒、寒战、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少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乙型流感患儿常消化道症状明显。
流感病人如出现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心肌损伤;也可出现肌痛、肌无力等横纹肌溶解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
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发热、嗜睡、拒奶等。
无并发症者预后良好,多于发病 3~5 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
儿童流感可并发喉炎出现声音嘶哑、中耳炎出现耳痛等;流感病毒也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肺炎,临床上儿童如发热持续3天以上,咳嗽、咳痰症状逐渐加重需警惕肺炎可能。
普通感冒由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导致,传染性弱,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没有全身性症状,5-7天即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出现。
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特征明显。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甲流有一定自限性,但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流感血常规123规律:一高二低三正常。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淋巴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数降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正常。
(白细胞也可以降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