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年12月份河北省和北京市聚集性疫情突发,防控形势开始紧张起来,小区门口的志愿者都从小亭子里走出来了。身上的红马甲换成了多年前流行的军大衣,戴上棉帽子,有人说那叫雷锋帽,他们把帽耳放下来遮住脸颊,将耳朵脸颊全都保护起来,不怕冷的人将帽耳翻折到帽顶,这装束给人一种穿越的感觉。亭子处放着舆情宣传的录音,他们又开始查出入证和车证了。
半个月前,儿子从珠海出差回来,他说幸亏周五临上飞机前拿到了核酸检测报告,到珠海一下飞机就用上了。如果没有,会被要求马上去做检测,看来自己的做法是明智的。他一直以为,自觉做检测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是对别人的尊重。珠海是港口城市,对外来人员查验很严格,严把入口关,但当你安全融入当地的生活后,会觉得内部管理很人性化,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了外防输入上。仅仅间隔两天,回来就发现,北京也严格起来了,小区门口开始进行核对查验。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在珠海的培训事宜已经谈妥,定于1月27日在某个学校进行,到时候再看疫情的具体状况进行调整完善。
半个月来,他时刻关注着疫情变化,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起来,2020年大半年时间,他们的线下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改为线上培训。
果然,一切并不顺利,散发病例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调控都升级管理,培训当然不可能在学校进行了,于是,他提前好几天就搬到单位去住,加班加点修改方案流程。最担心的有两点:一是怕出不了北京,二是怕出去了回不了北京。
终于,北京出台了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的具体措施:自1月28日至3月15日期间,国内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须持抵京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实行14天健康监测,满7天、满14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京停留不足14天的,以实际在京时间落实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要求。
这下儿子放心了,对他们来说做核酸检测已经成了习惯动作,只要能正常出行不影响工作就好。现在,培训正常进行,返京也有了明确说法,疫情要防控,正常的工作生活也要保证,工作防疫两不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