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第56号教室》里的第二部分,这部分讲的是方法,里面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关于阅读的方法,让我受益良多,不仅对老师而言更是对家长而言。
毋庸置疑,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那么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文中的雷夫是这样介绍的:
第一、另一种焦点。应该让孩子明白阅读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或是因为想用成绩单上的分数来显示我学业上的进步。而是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如果内心喜欢,自然持之以恒的阅读,正如雷夫所说:“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第二、大人的指导。身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我们应该把一些好书推荐给孩子们,也可以使用有声书,通过聆听专业的声音说故事让孩子们为之着迷。
第三、善用图书馆。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很多家长上网订购书籍买来给孩子看,虽然这种方式也值得欣喜和鼓励,但意义上却大不相同。书中提到: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我也非常认可,也在努力实践着,我和孩子爸爸两人,只要谁有时间接孩子放学,就会带孩子去书店看看书,和她享受阅读的乐趣,可能短时间看不出什么,我相信,只要多带孩子去那样的场所,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四、挑选文学作品。我们要帮孩子挑选好书,让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孩子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阅读下去。
第五、不会阅读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会发现当和学生一起阅读文学作品时,特别是阅读有挑战性的作品时,有部分孩子会跟不上其他同学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为了怕这些孩子被抛在后头,我们可以选用难度较低的教材,让那部分跟不上的孩子有成就感,或者可以先解释教材,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也可以事先帮阅读程度只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点上。或者可以让个别的学生阅读合乎自己进度的书籍,让成就感最低的学生也建立自信。
第六、初高中老师。可以开展由各科老师带领学生开办读书会,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读书会上认识来自不同班级,想法相近的同学。
第七、阅读评估。通过不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所看书籍的理解。
第八、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在看完一本书后,可以播放由该本书翻拍的电影或电视剧,以此引起学生对书籍的思考,或激起他们的兴趣。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有一回我带我女儿在图书馆看了一本《葫芦娃》的书,只是这一本只是一个篇章,没有后续,我给孩子讲完后,孩子非常好奇,后面葫芦娃们有没有把老爷爷救出来呢?于是回到家,我把这部电视剧放给她看,她看了之后就明白了整个故事。不得不说这种方式非常不错。
第九、笑声和泪水。能够把自己阅读的内容和自身生活联结起来,终生阅读,为人生而读。
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我也一直在努力,坚持阅读,陪孩子共读。希望我也能让我的孩子也徜徉在阅读的旅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