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自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似乎是理所当然,本就应该这样去解决。我觉得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今天看了金树人老师写的这篇叫做“殊相”的文章,对我而言又有了不少的启发。
“殊相”乍一看到这个词,我猜想它的含义应该是:比较特殊的相貌。但我也知道,金老师有着非常厚重的哲学功底,所以这个词不应该是它字面的意思,遂查“度娘”之,果然,“殊相”除了它字面的意思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在哲学中,它又往往被称之为“个别”,与“共相”也就是“一般”相对。“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
为什么金老师会说起这个话题呢?
同为教育工作者,我知道我们每天都要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他们彼此之间,是完全不同的个体。虽然这些学生们都在坐在同一间教室里,而我们进入课堂也会为他们讲精心准备好的相同的课,但是往往讲完课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轻松吸收了所有的知识点,有的学生学会了大多数的知识点,而有的学生却出现了困顿。其实这就是“殊相”的表现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特点不同,有的人认为简单的内容对于别人而言可能就是比较困难的知识了。
在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两个学生可能犯的错误是一样的,有的老师在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时,只注意到了他们所犯的错误表象,却没有关注到两个学生犯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举一个最最简单的例子,前一天辛辛苦苦备课到很晚,想第二天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结果课上了一半,发现有两个孩子没有被自己带入,而是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身为教师,你生气不?于是,把两个人从周公面前叫回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说教。火发了,心情舒畅了,学生也清醒了,可以接着讲课了。看似问题解决了,但实际解决了么?
我感觉这件事情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并不能解决,也不会解决。反而会使学生和自己渐渐疏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和自己疏离了,如何让他“亲其师”而“信其道”呢?
这就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只关注“共相”——学生趴桌子睡着了,而忽略了“殊相”——他们为什么会趴桌子睡着了的解决途径。
别的同学时都兴致勃勃的听着课,他俩为什么会趴桌子睡着呢?是不是事出有因,如果事出有因,那是否缘由是一样的呢?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再深入的、关切的、分别的问一句“XX同学,你怎么了?是哪儿不舒服么?还是昨晚学习到太晚,导致今天的精神状态不太好?”虽然多问了一句话,耽误了一些时间,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和前一种也差不多,但是作用的长效性就不同了。
面对别的人、别的事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区别对待,当面对自己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也不太会去区别对待,从而让我们感到生活品质的下降。
比如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伴随着是自己情绪的波动,不会区别对待就让我们经常扮演“当局者迷”的角色。遇事紧张、举足无措、焦虑、郁闷……当觉察自己有这样情绪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觉得“我”的渺小?
金老师在文章中写到:“在黑暗中,我们带不走黑暗;在情绪中,我们带不走情绪。只要我们“看到”情绪,情绪就有可能产生质变。当情绪是情绪,我是我的时候,就能拉开观看的角度,‘我’的力量可以因此而壮大一些。”
可是我们如何去对自己的情绪区别对待,而“看到”不同的情绪呢?
在心理学和生涯咨询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问题外化”这样一种方式。
问题外化是将已经内化的“问题”推出去,问题是问题,人是人;将问题与人分开,就像是松开了脚镣手铐,人就有力量与智慧为自己找到脱困的方法。
“问题”个性化面貌如实地呈现后,人与问题的关系开始修正,生活的品质也会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