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学宋词时,脑洞大开的我被刘过吸引了,一首《天仙子》记录了他的“赶考奇遇”。
《天仙子》,双调六十八字,上下片五仄韵,是晚唐宰相李德裕进献的曲,曲名《万斯年》,曲名就是拍马屁用的,歌颂皇帝大大万岁万岁万万岁,但对有故事的人来说,这太无聊了,还是按照龟兹乐曲来解读比较好,至少多了分异域风情。《天仙子》的词牌名来源于刘晨、阮肇天台遇仙的故事,也就是一句“懊恼天仙应有似”。
许是词牌的缘故,写下这首词的南宋词人刘过,便多了些“奇遇”。
刘过准备去临安赶考,但是,一个爱游山玩水的古代书生怎么可能在途中不遇到些什么呢!到了建昌的刘过没有在住的地方睡一天,而是跑去麻姑山游玩,当时的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清荣骏茂,心情愉悦的他边喝酒边唱《天仙子》,巧了,微醺的他看见一位衣袂飘飘的仙子向他走来,唱的也是《天仙子》。
别酒方斟心已醉,忍听阳关辞故里。扬鞭勒马奔皇都,时也会,运也会,稳跳龙门三级水。
天意令吾先送喜,耳畔佳音君醒未?蔡邕博识爨桐声,君负背,只此是,酒满金杯来劝你。
书生刘过大喜,毕竟“时运”来了,挡也挡不住呀,于是他和女子一起回驿馆一起合唱《天仙子》,唱完了想起女子说她是麻姑仙子的妹妹,就住在山里(一般长的好的,像仙女的,住在山里的,多数都是聂小倩),刘过一听,决定和女子结为百年之好,心想遇到神仙就娶了吧!和词中写的一样,刘过及第了。
但是考上功名、又有仙女做伴的书生,一般不会太幸运,于是道士“燕赤霞”出现了。好心的道士对刘过说:“这位美女是个妖精,本体是一古琴,也许是听清风明月久了,便有了仙气”,道士便将女子打回原形了,真的是一架古琴,刘过想起《天仙子》的一句 “蔡邕博识爨桐声”恍然大悟。
汉代蔡邕,雅好音律,一日见人烧柴,偶然听出其中一块木头在火中发出别样动听的声音,便不顾一切地从火堆中抢救出了这块木头,将它做成了一架琴,由于这块木头被火烧过,琴尾留有焦痕,便称之为“焦尾”,也就是古琴之王,但是他不慎将琴落入山谷,琴便无法弹奏了,于是他将琴埋了。
刘过跑到山中一看,果然有个坟墓,他将琴放回山中,付之一炬,熊熊烈火中他仿佛看见了妻子的脸,但是他无动于衷,人妖殊途么,何况那天喝了酒。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了许仙,喜欢上了妖,却那么软弱,不肯为爱勇敢不惧世俗,白娘子为他还水漫金山,想想也是不值!
对刘过来说,他和女子始于一场寂寞的邂逅,何况一心想考取功名的刘过对女子并无多少情意,毕竟出发前,他可是思念着家中小妾呢,也写了《天仙子》。
别酒醺醺容易醉,回过头来三十里。马儿不住去如飞,行一会,牵一会,断送杀人山共水。
是则功名真可喜,不道恩情抛得未?梅村雪店酒旗斜,住底是,去底是,酒满金杯来劝你。
和金庸先生笔下的慕容复差不多,过于看重功名人往往得不到功名,刘过终生布衣。
故事不可信,但是他的山中奇遇记,倒是教会了很多女子,看人要看心。
最后科普一下天仙子还是一味中药,神农本草经里属于下品,味苦、辛、温、有毒,入心、胃、肝经,有定痛、止痛的效果,主治癫狂、风痫、风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