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与保健食品

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存在一些区别:


一、定义方面


• 功能性食品:是指通过摄取营养素或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成分,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目的的食品。它更侧重于食品本身具有的天然功能成分或者经过加工后添加的功能性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积极影响。例如,富含膳食纤维的全麦面包,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这种面包就是一种功能性食品。


• 保健食品:在我国,保健食品是经过相关部门审批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它有明确的保健功能声称,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等。保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循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包括原料的选用、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并且需要经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食试验来验证其保健功能。比如,一些添加了益生菌的保健品,经过科学验证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起到保健作用。


二、监管和审批方面


• 功能性食品:监管相对较为宽泛。它主要是按照普通食品的标准进行监管,只要符合食品安全法规,不添加有害物质,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不过,对于一些声称具有特定功能的成分添加,如添加了特定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强化剂的功能性食品,也会受到相应的营养标签等相关法规的约束。


• 保健食品:监管非常严格。在我国,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和备案制度。注册的保健食品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审批流程,包括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功效评价报告等资料,经过专家评审和相关部门的审批后才能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备案的保健食品也需要符合相关要求,如原料目录范围等。而且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标明其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等内容。


三、功效宣称方面


• 功能性食品:一般不能明确宣称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它主要是强调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或者功能性成分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油产品,可以宣传其含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成分,但不能明确声称能够治疗心血管疾病。


• 保健食品:可以明确宣称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这些功能是经过科学验证和相关部门批准的。比如,一种声称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保健食品,其说明书上可以明确标注其抗氧化的功效以及相关的适宜人群等内容,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明确的功效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