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白蛇传故事的由来
白蛇传就是最优秀的中华民间传说。流传数百年,白娘子、许仙、小青和法海等人物形象早已深入百姓心中。
我们翻看唐代到元代的志怪小说,发现蛇精总是害人的反派。到了明代,民间故事改造大师冯梦龙编写了一篇《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此时白蛇的形象就有了极大的改善,白蛇娘娘是一个富婆,美丽、多金、丧偶、自带丫鬟、倒贴上来,这样的爽文很好地迎合了当时读书人的痒点。只不过该文顾名思义,结局是雷峰塔永远不倒,男主角许宣(当时他还不叫许仙)很在意人妖有别,并没有为爱抗争。
冯大师这篇文章给后世的白蛇故事定了调子。后来的戏曲与小说做了无数次改编:白蛇出身地在青城山、峨眉山或是西湖底,小姐身份或是寡妇身份,小青是青鱼或是青蛇,是否有吕洞宾和王母客串,法海是乌龟、蛤蟆或是螃蟹,凡此种种,这些改编都是枝节上的,故事的总纲没有太大变化,唯有一个地方:结局雷峰塔倒下,才让故事的基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小戏骨白蛇传
白蛇故事概要
白蛇和青蛇在峨眉山修炼成人形,化名白娘子与小青,她们跑到杭州西湖闲逛,遇大雨,和书生许仙在船上偶遇,白娘子与许仙一见倾心。在小青的撮合下,一段人妖虐恋开始,镇江金山寺的方丈法海有心除妖,他劝许仙在端午用雄黄酒试探白娘子,逼出白蛇原形,这是故事第一次高潮,而后白娘子为救吓晕的许仙去昆仑山盗仙草,法海劫持许仙到金山寺,白娘子与小青为救许仙施法水漫金山,发生第二次剧情高潮。法海设计拿住白娘子,用雷峰塔压住她。小青逃跑修炼,多年后救出白娘子。
大家无论是看戏还是阅读连环画,都会发现一些剧情细节差异,但大都包含西湖船上相遇、端午节惊魂、昆仑山盗仙草、水漫金山、压入雷峰塔这几个主线场景。
白蛇题材连环画鉴赏(共18种)
从民国到当代,白蛇传本就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戏曲,顺理成章成为连环画界的香饽饽。历数连环画版本竟然有18种之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白蛇传》在同名连环画收藏中足以称王。由于绘画时代跨度大,选用故事版本也不尽相同,每本连环画都有绘画和剧情的特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版本的白蛇连环画(时间顺序排列)。
1.陈缘督绘画《白蛇传》朝花美术出版社1953年
初版封面
这幅封面是白娘子盗取灵芝草后,被守山童子追杀的情景,色彩非常有年代感,暗沉的色调带有惊悚氛围。
画者陈缘督是北派连环画家,尤其擅长国画人物,老水浒连环画《清风寨》《大名府》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的线条精致考究,只可惜人民美术出版社从来不好好对待再版工作,不仅原稿留存下来很少,印刷制作也都是敷衍了事,我们只能从劣质的再版书上勉强辨认陈老的功力了。
再版封面
再版封面可能是重绘的,白娘子真的变成了“蛇精脸”,色调也完全不同。
这版白蛇传虽然笔法古朴有力,但仍然存在民国风画法的遗留,加之缺乏原稿,效果难称上佳。
2.任率英绘《年画白蛇传》 1953年
任率英的工笔重彩是一大看点,他画过不少的年画,白蛇传是他的一部代表作,他力求人物环境细致入微,精准无误,把工整做到了极致。当然如果以连环画的视角去看,任老的画过于静态,对动态场面就显得有些无力。
游船相遇
昆仑山盗仙草
白娘子穿这样的裙子逃跑,都不用别人出手,自己就先绊倒了。
水漫金山
白娘子率领水族进攻金山寺,河蚌,大虾,乌龟等着实可爱。以上形象都是取材于戏曲,因为大众对戏曲的印象已经先入为主,不宜做过大的改动。
3.董天野绘画《白蛇传》立化出版社1954年
董天野属于海派连环画家,他的人物面部表情带有些许恐怖,非常有辨识度,这得益于他对眼睛的画法,总是看不到眼珠子。但正是这样的表情,让故事有了更大的张力和冲突感,比起其他同时代画家笔下平平无奇的表情,董天野的画更得我心。
阅读全文
https://www.toutiao.com/i6980689350736740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