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二十八日,我们从元阳县城出发,去看大坪金矿。
队员们6:00起床,洗漱、做早操、早点,约7:00左右在向导的带领下开始出发,这时天刚茫蒙亮。
大坪金矿位于云南省南部元阳县城东南,公路里程169公里。地处我国重要金成矿带——哀牢山金成矿带的南段,带内目前已发现、评价多个金矿床(点),其中中段的镇沅金矿、墨江金矿、南段的长安金矿等矿山企业,均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黄金生产企业。采金始于明末清初历史上有名的老么多金矿,属当时云南“七大采金厂”之一。
车到大坪金矿已是下午2点了,刚好赶上六天一次的逢场天,四乡八里的居民都来赶集,热热闹闹,异常繁华。我们也第一次大开眼界,见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村民,他们穿着各种不同的衣服,操着彼此相异的语言。红河山里,新奇的东西最多不过。一位妇女穿着苗族衣服,上面绣满红红蓝蓝的花纹,头上缠着一条头巾,缀满像小钉子尖一样的银片,两边还佩着三个贝壳,还有红线做成的流苏,衣服后面下摆处分为两绺,垂着红蓝相间的布条。这位苗族妇女脸色黝黑,五官端正,鹅蛋形的脸,尖尖的下巴,宽宽的下唇,非常标致漂亮。有些瑶族妇女的头饰更为奇特,发髻上戴着一顶圆草帽,上面垂着白色流苏缨子;上面一件紧身上衣,两颗银扣,下套一条黑裤子,脚脖子周围缠着一圈布带。有人指给我看哈尼妇女,她们穿着齐膝的长袍,胸前挂着一面银制的圆盘,上面的图案有点像天上的星座。这些人面带笑容。我给一位小女孩抢拍了一张照片,她面容娇小,满脸堆笑,前额特别突出,很是好看。
大坪乡素有“矿产王国”、“金子之乡”、“草果家园”之称。领队说今晚就住在这里了,大家先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
晚上,金矿里的一位工程师给我们介绍说,矿区7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华力西期闪长岩体,周围出露奥陶、志留、泥盆系碳酸盐及碎屑岩沉积地层。元古界哀牢山群片麻岩、变粒岩出露于矿区之北。北西——南东走向的三家河断裂、小寨——金平断裂、小新街断裂是矿区的主干断裂,它们大致平行,前两条控制着桃家寨闪长岩体的展布,小新街断裂纵贯闪长岩体中部,是矿床的导矿构造,并以此断裂为界将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矿段。
第二天,我们决定从大坪→白石老寨→平安寨→玛沙迷→最后到达新安寨。
一路上,山丘上植物繁盛,从山脚到三分之二高处是层层叠叠的稻田,一级一级,一层一层,宛如巨大无朋的楼梯。流水逐级而下,在水田里铺展开来,形成无数水幕,在夕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同零零碎碎的玻璃。水流淌在灌渠里,连绵好多公里,山丘周围是水平的田塍。田塍先用手垒,再用脚夯实,所有田埂都绝对水平,随着山形山势时凸时凹。在这里欣赏的真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品。
沿路我们详细观察了几个金矿地表露头。大坪金矿以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出现,在与小新街断裂呈低角度斜交的一组断裂带中,断续分布,尖灭再现或侧现,脉厚一般40~60厘米。矿床成因属中高温热液多金属石英脉型。
全矿区共发现长度大于500米的含矿石英脉20余条,东矿段的找矿前景比西矿段好。探明金矿储量5.6吨,平均品位9.98克/吨;伴生铅13433吨,品位3.03﹪;伴生铜2641吨,品位0.54﹪;伴生银13.4吨,品位35.87克/吨。大坪金矿规模达中型,品位较富,远景可望达到大型矿床规模。
我们决定在新安寨停留一天。夜里,躲藏在房舍间的狗毛发直竖,狂吠不已,狗受到了惊吓。
逗留在这些有趣的村民之间很高兴,他们说自己是撒尼人,几百年前从西边迁徙过来。
白天,我们在村子里溜达了一会儿。初次见面时,大家都比较腼腆,过后逐渐就熟悉起来。我给他们看一本书,他们对里面的图画很感兴趣。他们一下子就认出野鸡,并且说这种野鸡在当地很常见。他们还会用鸟游子捕捉鹌鹑:先在鞋状鸟笼中放一只活鹌鹑,前面罩一个收放自如的大网,架设在地里面,笼鸟将其他鸟引来之后,猛地收网就可以一下子盖个正着。
在旧社会,当地人似乎除了劳动还是劳动,田地一直开到山顶,开荒的时候就放火烧山。晚上,只见山坡上升起熊熊火焰,火势蔓延,忽高忽低。现在严禁烧山了。村民们用牛耕地。晚上,牲口都关在离地二十厘米高的圈里面,柱子间的木板透着缝隙,散发出粪便的气味,顶上盖着棚子,四周还围着栅栏。
还见到一些女人们在布上绣花,针线上下来回穿梭,绣出的图案非常好看。我们还参观了一个打刀的作坊,一段掏空的大树里面装上活塞就成为鼓风机,气流通过一个管子就可以到达另一边的火炉,炉内的铁被烧得通红。
晚上,应我们的请求,村民们同意大家一起跳舞联欢。大家蹲在地上,把舞者围成一圈。中间一堆柴燃着火,照亮全场。牛圈里的牛群被火光弄醒了,受到惊吓,大声地叫个不停。男男女女一起跳舞,中间有两名乐手吹着芦笙,作为舞蹈的节拍。圆圈外有个老人在发号施令。舞蹈节奏完美和谐,大家一会儿朝这个方向,一会儿转向另一个方向,摇摆着手臂;时而单腿站立,另一条腿不停摆动,有节奏地敲击地面。还有一种圆圈舞,跳舞的时候先要向侧面走两步,然后分开手面对面跳,一个人前进,另一个人后退,脚上的运动十分规则,随后又重新围成圆圈。有时候,当人员面对面跳舞之后,还要在圆圈内互相换位。人们动作整齐划一,让人称奇。村民们在艺术活动中饱含激情,有时候跳得气氛活跃,简直犹如真正的竞赛。和着节拍伴着叫声,人们似乎精力旺盛,不知疲倦,接连跳上几个小时依旧灵巧自如。
跳舞组成的圆圈掠起地面的尘土,每当圆圈见过火光的时候,尘土闪闪烁烁,忽明忽暗,像万花筒,又像魔灯,画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次日天刚亮,我们向老金山出发,然后沿着三家、老么多返回大坪金矿。我从来没有如此近地接近过云雾。从前在昆明看到的云,在高远的天上,遥不可及。而留新安寨的云雾,却仿佛触手可及,挥手可散。
在这里,你会很自然地想到“谷”字,两山夹峙为之“谷”。团团云雾就在这两座山夹峙的谷底里翻滚。置身这片氤黛里,仿如是在梦中,踏云而来,追云而去。云雾变幻万端,似乎安静沉聚着的雾里在积存着力量,当微风自谷底吹过,雾便乘风势向着密林山体蔓延。这时你会看到一幅写意的水墨山水画,密林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白的雾、绿的树林纠缠一起,如幻如梦在仙境里一般。风继续吹过,云雾的势头减弱了,慢慢地又从山上退下,沉聚在谷底,重新积聚、酝酿,等待下一次的升腾。
老金山的地层相当于中上志留统均为一套浅海和海湾相之泥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
中午到了三家村。在老乡家里订了两只土鸡,一个土青菜。沿村边小路溜达一圈回来,主人家的菜也上了桌。就在一河边小院里,风徐徐吹来,土鸡汤的鲜咧简直让我呆了半天,这才是鸡汤,什么也不搁,鲜得胡子都要掉了。青菜也好吃,就着菜和汤,两碗米饭下肚,心满意足。
午后的一段路,田埂地头,牧童短笛,耕牛缓慢行走,久违的场景都是可以看到的。而我久久难以忘怀的是这里的草垛,午后的阳光,几个大草垛,晒得暖暖的,太阳明亮得晃眼,我们忍不住在草垛坐下了,摊开草垛,草帽盖在头上,打个盹也算不辜负。我们在那里午睡了20分钟,晒得幸福感一浪接一浪,大概我们也成了路过的行人眼里的一道风景吧。
在大草垛上午休后,走到三家村一带,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系,是一套浅海——深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含有腕足类、珊瑚、竹节石和牙形刺等化石。在老么多村我们看到出露一些基性岩体。
……
晚上约十点多我们从大坪金矿回到元阳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