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奶奶猝不及防的离世,接到电话我嚎啕大哭,这几日所有独处的时间我都在回忆奶奶,这位充满智慧与爱心的老人,终于回归到了她的世界,从此天地之间再也没有我唤作一声“奶奶”的人了。

奶奶一生养育三子一女,儿孙满堂,前半生辛苦操持一家老小生活,供孩子们读书,给四个子女置办家业,看护子孙辈重孙辈。后半生大爱无边、积善助人、行医看诊,在爷爷去世后的九年,独自居住,饮食起居由三个儿子儿媳轮流照顾。有一年我去看她,她独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笑容还是一样的慈祥和蔼,孙辈们众多,每一家有孩子出生,她都第一时间去看看,一生亲手抚摸过的孩子无数。我的两个孩子出生,都把奶奶接来医院,奶奶仔细瞧过孩子,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同房间住的宝宝也给看一看,人家都是感恩戴德的谢过,还买了礼物送给奶奶。

奶奶做事很有分寸,虽是一芥老妪,不识文墨,可待人接物不差分毫,远近亲疏她都一样热情。一家子老老小小,难免有些小别扭,奶奶能装会演也包容,三个儿媳妇一起三四十年了,被她调教的规规矩矩,从来没有出过扯破脸皮的情况。我至今依然记得,每到过年老家里的热闹情景:爷爷带着男丁们张罗着上坟祭祖,奶奶安排母亲和婶婶们和面、剁肉、置办饭菜,我们几个则是满大街的疯跑玩耍,挨门挨户去比较谁家的春联贴的美观。大年初一必是全村最热闹的家庭,前来拜年的大爷叔叔们络绎不绝,爷爷奶奶热情的招呼他们喝一杯酒再走。等宾客散尽,必是父亲带领二叔、三叔和四个弟弟,母亲带着二婶、三婶及我们姐妹俩,大家齐刷刷跪在爷爷奶奶面前,磕头拜年。后来大些了,年三十晚上看春晚,大年初一早起很是苦恼,母亲总是耐心的一遍遍催促:等给爷爷奶奶拜了年,再回来补觉,可我们常常是拜完年就兴奋的玩上一天,根本不需要补觉了。

奶奶是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知道的多也讲究。从农田耕种到物候节气,从吃喝饭食到礼仪诸事,从信神祷告到嫁娶婚丧,从妇女生产到小儿保健,从腰腿疼痛到针灸推拿,从各类偏方到把脉问安,从头疼脑热到疑难杂症,这些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事情我不知道奶奶是如何记住的,总觉得我的几分聪颖应该是像了奶奶。

我的奶奶如同一部农村生活的百科全书,方圆几十里的数十个村子里,哪家的娃娃没有得过奶奶的照拂,哪家的媳妇没有去到奶奶面前诉诉心事,哪家的婆婆没有羡慕过奶奶的好福气。奶奶就像是一个信仰,在某个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段里火了一把。

奶奶是乡村里的接生婆,几十年前的农民是没有多少经济思维方式的,乡里乡亲在家生孩子的很多,找附近懂得比较多的长辈去给帮帮忙,把孩子清洗干净,剪断脐带就算接生完成了。奶奶能说会道,自己也生过四个孩子,就这样“摸着石头过河”的自学成才了,那时候接生也不收费,管顿好吃的就可以了,鸡蛋红糖母鸡汤,在那个年代都是好东西,奶奶就这样东家吃西家喝,用不了几年名声见长,也把自己养的满面红光、体态富足,这在当年面黄肌瘦的农村老太太中是件很光彩的事情。

不仅如此,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来来往往总是要送些礼物给奶奶,无非就是各类点心、饼干糖果、麦乳精、葡萄糖什么的,这些同龄人都觉得稀罕的吃食,伴随着我们姐弟六人的童年,都是被我们吃腻的了。记忆中奶奶家的月饼是从八月十五一直吃到过年,还得有不少吃不了长了红毛绿毛的。过年的鸡鱼肉更是分给小辈的各家各户,等到有了冰箱就吃到端午,接上中秋又是一年。

我是孙辈中第一个结婚成家的,记得过年时奶奶分发鸡鱼,还特地给我也算上一份,这在农村是很富裕的待遇,一般老人都是指着子女给置办年货,可是我们家是子女置办给奶奶,奶奶必定再用她家的东西和你交换,这样子女的孝心和老人的爱心都得到了满足,奶奶就是这样通透的一个人。每次孩子们孝敬她的吃食,她都第一时间尝一口流露出满足的神色,让人很温暖,我想这也是奶奶的智慧之一。

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奶奶,不辞辛劳的度过了她的前半生,除了种地,奶奶自己生豆芽卖、做豆腐卖、蒸馒头卖、养猪仔卖,这些土生土长的“生意”赚不了多少钱,不过是不惜力气博个好人缘罢了。奶奶沿袭她母亲的粗浅医术,积累大量生活经验,用心的留意着各类偏方。鸡胗、蝉蜕、竹叶、黄蒿、艾叶、地黄根、苦碟子、茅根、扫帚菜、毛子眼等等等等,还有好多我叫不上名字的,奶奶家的墙壁上挂满了一包包的神仙草药,左邻右舍谁有个头疼脑热、腹胀岔气,都来找奶奶。各类疹子怎么应对?怎么把盐炒热装进布袋里敷腰?怎么用醋和麸子做成药包?什么季节喝竹叶水?哪些草药用白糖做引子?去河边地里刨几棵什么根熬水多喝几天就好,一遍遍不厌其烦,幼年的我都能倒背如流。还有大人小孩眼角发红、嘴里起疮、皮肤瘙痒、口干口苦、胀饱积食或不思饮食等等,人吃五谷杂粮难免出些毛病,那些草药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加上奶奶的妙方不用花钱就可痊愈,这对于贫穷的农村人来说真是莫大的恩泽呀!就这样奶奶义务做了全村人的保健员,大家谁有个小病小灾都愿意来找奶奶。农村人都实实在在的,用自己有的东西回报,谁的地里长出的小鲜葱,第一茬的香椿芽,二月里的韭菜苗,节令里的瓜果梨桃,四季里的谷麦豆薯,这么说吧奶奶虽然几十年没再下过地,可只要土地里长出的果实,奶奶家总是能第一个尝鲜。不止这样,奶奶一年四季的衣服鞋袜也被那些婶子嫂子们全包了,就这样奶奶在五六十岁的时候迎来了她人生的异常繁荣。

接触小孩太多,奶奶练就了“火眼金睛”,几天的小婴孩奶奶一搭眼就知道什么毛病,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小小的婴儿皱巴巴的来到这个世界,连父母都无法知晓的情况,有没有黄疸,是不是惊吓,胎里带来的胎气是否正常,会不会翘舌,嘴里的马牙,肚脐的护理,大小便的样子等等,这些繁冗复杂、因人而异的情况,奶奶比谁都明白。我常常觉得,奶奶是上天安排她来破译小婴孩密码的使者,所以才给她聪慧的头脑、能言的嘴巴、豁达的心胸,至于磨折的生活不过是为了考验她高贵的灵魂,如今她已魂归天堂,只是世间少了这样一个“悬壶济世”的医者,奶奶一生接诊数万记,经她诊治的孩子数不清,虽然没有文化,可却实实在在尽到了“医者”本分。从一开始的义诊到收费,奶奶凭着自己的能力为自己挣取富足的生活,也为子孙后代赢得荣光。

奶奶的针灸按摩,自然没有现在医院的专业,不过是围着肚脐眼扎几针,可是对于腹痛板结的病患确有效果,村子里大人小孩都屡屡试过。按摩的手法也很简单,不过等我做了妈妈,读到许多育儿书也有提到婴儿安抚,竟然和奶奶的按摩方法不谋而合,我才开始震惊于奶奶的大智慧,并相信了天赋异禀的说法。

奶奶带着上天安排的特殊任务来到凡间,为多少家庭排忧解难,带去福音,所以奶奶才有了既能吃苦又能享乐的心性。不管什么时候从不浪费食物,对于吃的也不甚挑剔,萝卜白菜吃的欢喜,大鱼大肉也吃的欢畅,年老之后尤爱食肉类,一顿饭一只鸡都算平常,奇怪的是奶奶虽然高血压、高血糖,可从不忌口,且无肉不欢,可见上天怜爱给了奶奶长寿的身体以成全“好生之德”,除了耳朵间歇性听不清,七十多还不花眼,快八十的时候还能接诊。偶尔有快要坏掉的食物,她从不丢弃,而且和爷爷比较的话,爷爷只吃食物中最稀罕的部分,奶奶吃的几乎都是“下脚料”,比如一块肉,爷爷只吃切成方形的瘦肉部分,剩下的肥肥瘦瘦不规则的奶奶全吃掉。不过有一点,奶奶几乎不吃调料,用盐极少,辣椒从来不吃,寒凉食物也是不碰的。那几年孙子外甥围绕奶奶,端茶倒水,洗头洗脚,伺候的很是周到,奶奶很有派头的享受着天伦之乐,后来弟弟们都成家立业各忙各的,奶奶从不抱怨也不多操心,“儿孙自有儿孙福”奶奶深谙此理。

奶奶擅长看小儿惊吓,分为好多种情况,有的推拿按摩,有的吃些药物,有的祷告一番,虚虚实实方法不尽科学,总归是孩子安安稳稳就好了,村里有的孩子每隔两三天就得就找一趟奶奶。我的女儿小的时候带过猪惊、朱砂包和铜钱编制的锁子,我虽然读书受了教育,也是唯物主义的信奉者,可仍然觉得很玄妙,几千年甚至几万年以来,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就是这么神奇,奶奶是真正的有缘人。

除了惊吓,小孩还经常肠胃不适,奶奶会用针、用药。这药方据爷爷说是他从几十里外的高人那里求来的,可我觉得这药方有一半是奶奶自己想的,我看过她们配药,用一些食材加一些保健助消化的中成药,磨成粉装在一个玻璃瓶里,用一个和挖耳勺差不多大的铁丝戳一下,就是几块钱的,一瓶子烂番茄颜色的药粉能买上万块,就这样我的爷爷奶奶开始了一年好几瓶,持续十几年之久的“从医”生涯。奶奶就这样用自己的最强项跟上了市场的节奏,成就了自己既爱好又擅长还很有价值的一份事业。这对于现如今屡屡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这个传奇的故事有个更为传奇的开头,我们村南边二三里的村子里,八十年代初期有个婴儿得了重病,在医院里医生束手无策,抱到奶奶家里,奶奶施针救活了那个孩子,从此奶奶声名远播,这个故事的细节我不记得了,可是我确定是个真实的事件,因为那个孩子应该和我差不多大,附近的人都常常说起。

奶奶爷爷不久就置办了新房子,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开始了她们全新的富足生活,门前大车小辆从不间断,二老的吃穿用度很是阔气。奶奶待人热情,孩子的症状一说就准,怎么用药也是反复叮咛,除了收费还有大量吃食礼物无法处理,大部分都又转卖了。奶奶做事很有逻辑,子女中对于弱者给了更多的帮助,其他的子孙后代该花钱时也不含糊。

等到爷爷过世,奶奶一个人落寞了许多,新世纪以后,年轻父母用的育儿方法都很科学,奶奶的市场空间急剧缩水。衰老伴随着寂寞一起到来,子孙们都纷纷离家,奶奶开始了她颐养天年的日子,闭门谢客休养生息。奶奶把医术传给后人,儿子媳妇每日负责做好饭菜,打扫卫生,冰箱里的各类吃食从未间断。

在去世前的晚上,二叔侍奉奶奶吃了17个水饺,毫无征兆的第二天奶奶就驾鹤西去了,寿终正寝的奶奶一生聚起大量钱财又悉数散尽,并没有给后代们留下真金白银、房产车辆等财产。滚滚红尘中奶奶走的很是安详,我看着奶奶不算单薄的身体静静的躺在那里,心里默默的呼唤“奶奶”,听不到回答,我泪如雨下,奶奶的时代结束了!我的奶奶曾经凭一己之力带给子孙后代富足的生活,也给自己的人生创造了奇迹。奶奶的大爱让我们这些后代在村子里受人羡慕尊重,遗憾的是我们孙辈中现在还没有人将奶奶的医术发扬光大,可是奶奶那坚韧且不屈、平凡却不平庸、睿智又豁达的灵魂在感召着我们,我们必将好好做人,好好生活。

一生慈悲待众人,

悬壶济世扬名声。

一副笑脸善心肠,

心宽体胖好胃口。

银针出手驱病痛,

草药无奇疗效神。

千金散去魂魄归,

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的奶奶,愿你在天堂安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记:  二零一九年农历11月21上午,奶奶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淅淅沥沥的小雨阴阴沉沉的天气,是在诉说一位老人风雨飘摇的传奇人生吗?农历11月26日,父亲和叔叔们守灵五日,赤脚爬行,痛哭行礼,拜别奶奶灵柩。附近乡亲们皆来为奶奶送行,哭声恸天,白茫茫一片孝子贤孙,奶奶入土为安。

深切悲痛,写下此文,以表哀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奶奶是村里与她同龄人中唯一的一个小脚女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奶奶最多到地里摘摘菜,从来不去田里种水稻,...
    正好闲聊阅读 1,549评论 1 3
  • 奶奶走了。 办完后事,我回到了青岛,我自己的小家。 生活还要继续,可是我的脑袋至今还是蒙蒙的,半梦半醒,没办法马上...
    美丽芳手工皂阅读 1,598评论 6 6
  • 我的奶奶,于二0一七年闰六月十四日早上六点十九分安详离世。她老人家生于1926年,享年91岁。 奶...
    米粒田田阅读 3,054评论 17 61
  • 我终究还是负了您。 奶奶妈妈,是我对奶奶的称呼,在心里对她的称呼。我们的故事太多太多,想为您写本书,在您有...
    嬿语阅读 938评论 4 3
  • 一、挨打 常有人被说“记吃不记打”,我是很“记打”的。 除了在学校挨了老师几次板子,剩下的都是奶奶打的。最厉害的几...
    闻霈阅读 1,442评论 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