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知断舍离
打羽毛球和网球多次将膝盖的软组织扭伤,去做医院做康复治疗,我的治疗医生也是007战友杨作辉与我聊天,向我推荐李笑来,让我去看看“一块听听”,我去了,不经意间竟看到一堂名为”整理心情从整理家开始”课程,马上打动了我,我第一次这样花钱买知识。打动我的原因是我早就知道我需要收拾我的家了,但却不知该如何收拾。这堂课的出现就好像是我的救星一样。我的家从深圳搬到上海仅12个小纸箱,到现在每个房间都装得满满的。以前工作没时间,可以原谅,后来不工作了,总算有时间了吧。我自己也知道需要收拾整理,因此在我不工作后的第一年,我给自己订的十年计划中有”房间简洁”这一条,但却又被我自己用细细的线条轻轻划去,而在我的五年、二年、一年计划中均没有收拾房间这一条,但冥冥中总是一条线在牵着我,要我往将家收拾到简洁的程度。
二、过往行动+断舍离初实践
我也行动过,如收拾自己的衣柜,下决心要将不穿的衣服扔掉,整理了三个小时,也就扔二三件,因为觉得可惜。整理过客厅,只是将东西放入箱子盒子,临时整洁了一会儿。也想“大动干戈”动一番,可是评估了一下,担心自己承受不了搞了一半搞不下去,害怕自己看不起自己,还是歇菜吧!后来因用眼过度,视力下降太历害,杨医生又给我推荐了“飞鸟听听”,让我用听代替看,我又发现了一篇文章:”断舍离,还自己一个轻奢的生活” ,里面有一句话打动了我“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就决定了生活如何对待你”。我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呢?我是一个正向愿意帮助他人的一个惜物的人。我喜爱穿着舒适,不太看重式样和品牌,经常会见义勇为,面对弱小总会充满怜惜,对美好充满欣喜。可是我却从未想过外在的美好对自己真有多大的用处,就任由现状持续、发展着,甚至还用自己知道的一些心理学知识来安慰自己:有些有强迫症状的人,明明看到家里是窗明几净,却还在不停地打扫,那是他潜意识里的那个家是需要打扫的,而我的潜意识里的家是干净,所以我可以不用太在意现实,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当知道了这些后,我竟然有了动力去按我新学的知识去做的欲望。先整我的衣柜,老师说一个人一年需21套衣服就可以了,我把要整的衣物倒在床上,这次整理出一大包可以送人的衣物。远达不到老师说的标准,但丈夫和老妈都赞扬了呢。
得到了认可,我又来劲了,又开始整理我的运动服,因不能打羽毛球和网球了,我就把这两种衣服全部塞到大衣柜的一个角落里去了,待以后再收拾。我用老师教的让衣物站着的方法来摆放剩下的东西,瑜珈服按套摆一行,运动袜摆一行,游泳衣也摆一行。倒也好看,且比以前好拿多了,感觉不错,小有成就感。咦,我为什么会有六件游泳衣呢?我是不会游泳的,虽然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我都有系队以上的水平,唯独游泳我是怎么学也学不会(两次差点被淹死),但我深知游泳是必须学会。噢,原来潜意识是用这种方法来提醒我要学会游泳。
三、找理论依据
听老师讲断舍离我觉得还不过隐,我要知道它的来龙去脉,于是上网买来断舍离的创始人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的书来看,一边看,一边理解: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服的行为技术。即通过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内心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
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已。是一种以”物品和自已的关系”为核心,取舍选择物品的技术。思考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而是"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主语是自己,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断舍离是从思考的状态到行动的状态最后到感觉的状态。
对物品的新认识:物品要有用才有价值,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物品处在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而断舍离做的就是通过有意识地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地回归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
破烂的分类和它的坏影响:1.不用的东西,充满了咒语般束缚的能量。东西生产出来本来就是给人用的,你拥有了,却不用,它也会有怨气的。2.还在用的东西则像一摊混乱淤泥,即胡乱凑合着用一些和自己不太喜欢也不太相配的东西,潜意识里自己感到羞耻,因为你不配用更好的东西。3.充满怀念的东西本身会散发出强大的气场。不妥善地处理掉,咒符般的能量是很强大的(那是过去的)
断舍离的功效:通过仅占4-15%的“看得见的世界”(在人的意识中仅有4-15%的属于外显意识)的改变,让“看不见的世界”一起发生变化。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你还会获得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感觉。
“可惜”这种情感,是让物品变成主者,它其实是”珍惜物品”的代名词,在你说这句话时,就等于是出于负罪感而不把东西扔掉的赦免令。“可惜”还有另一种含义,即是爱惜物品的心情,在决定把某样东西带回家时,务必认真感受这种爱惜的心情,若真有这种爱惜之心,就不会将东西搬回家之后就对它置之不理。所以,一旦用了“可惜”这个词,就谈不上对物品的爱惜了,而只不过是嫌麻烦的赦免令,或是对物品的执念。如果在接受物品时就意识到爱惜物品之心的话,是绝对不会出现堆积而无法尽其用的物品的。既然觉得”可惜”,就不该仅仅把它拿回来收着,而是要去分享。让它到那些最为需要的地方。
上面最后这一段话,一下子让我的心豁亮了。我觉得有底气了!
四、再实践
看着书,就急不可耐地要去整理另外的一个抽屉。看,这是整前和整后的对照图。
整理好后觉得真是好漂亮!你觉得呢?可静下来我又想,我需要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背心吗(共16件)?这背后的心理动机待我以后再分析。
看到这样的效果,我意犹未尽。春节回婆婆家过年,住在小姑子家,第二天早晨起床后,去洗漱,看到小姑子家的浴室梳理台凌乱,就激起了我整理的欲望。将台上看上去应是垃圾的东西,扔到一个破脸盘中,将剩下的东西,分类归置,摆好后,从镜子中看感觉好不好,还不由自主地退后一步,从正面看看从侧面看看,腾挪台上的东西怎么摆会更漂亮。收拾好梳理台,又觉得台下有些脏乱,再整理打扫,整好后,又看到洗衣机面板上的电线很乱,于是整理电线,又看到放洗衣机的地面上的灰很厚一层,忍不住挪开洗衣机将地面拖干净。浴室外面整理好后,又感到浴室不够干净,又将浴室的所有物什整一遍,抹干净,又扔了一些垃圾到破脸盘中,最后再将地面拖得干干净净,用了我两个小时,收拾出一脸盘的垃圾。看到焕然一新浴室,我心里充满的快乐!(我不能上图,因为不是我家)
当小姑子家人发现了浴室的变化后,我又趁机向家人们灌输一通刚才学来的断舍离,还专门从网上买了本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的书送给小姑子。
2018年的春节,是我初游断舍离的春节,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不断地实践,以达到我的房间简洁的目标。
五、感悟
1.四年前我向一个老中医学习,他说过一句话,我记下来,那句话叫“听话照做,必有收获”,那些先行者们实践总结出的话一定有价值的,因此,我信它。
2.打开心灵的一条小缝,外面精彩缤纷世界就会纷沓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