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摇篮椅和书架到了,心中无比欢喜,在朋友圈晒了一张图,顺便附上一首自己改版的《陋室铭》——
房不在大,有书则灵。
书不在多,欢喜就行。
斯是陋室,唯吾愉馨。
暖阳窗前熠, 叶色椅中青。
孤读自为友,静坐亦清心。
可以阅经典,写我心。
无追名之乱耳,无逐利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好友问我,你看过这么多书,对你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愣了愣,眼神不由自主地变得飘忽起来。
上一次被人被问这个问题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大一的某个课间时分,坐在我前面的同学反过来和我室友说话,看到旁边默默看书的我,随口说了句:“你又借了新书呀?”
我也随口应了一声:“嗯。”
“真是学霸。”
没有没有,不过是兴趣爱好罢了。我抬头,刚想否认。
我室友急促地插话进来——“切,什么学霸啊,”然后转头问我:“你看了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吗?”
呃,我一时语塞,有什么用吗?说实话在那之前我确实从来都没想过这个问题,突然被问起,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不过她好像也没想要我回答,或者说是笃定了我答不上来似的,问完之后又是不屑地“切”了一声。
我得承认,她嘴角眉间的不屑在当时深深地刺伤了我。
我一直记得那个午后,窗外的阳光金灿灿的,但是我的心里却莫名地泛起一股寒意。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些俗语总归是有某些道理在里面的。
看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在当时使我困惑了挺久,好在最终还是想通了。
我那时候是这样开导我自己的——
看书就是我的一个兴趣爱好而已,就像室友听歌追剧打游戏一样,喜欢就去做了,为啥我看书就非得要有用呢。
对吧。
那么,看书到底有什么用呢?
关于这个问题,网上有一句很火的话,大意就是:其实,我们看过的书,学进去的知识,就像吃过的食物一样。
从小到大吃过哪些东西我们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它们已经融入了我们的骨血里,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另外就是像三毛说的“游于艺”,并不妄想从中求取功名。
我看书只是因为我喜欢,能够在看书的过程中获取愉悦之感,这就是它最大的用处了吧。
这是我一直以来对于读书功用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前两天看了一本叫做《好好学习》的书。
看了第一章感觉有点道理,看到第二章感觉有点懵,书上把我这种读书观念称为:“低水平勤奋陷阱”。
emmmmmmm,刚开始看完这一小节感觉有点纠结,说得好像很有道理,但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按照书上的书法是我错了,可我不觉得我自己是错的。
我停下来仔细琢磨了一下,
发现,
其实我和作者的观点都无所谓对错吧,
只不过是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而已。
他所说的读书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
而我读书只是因为我喜欢。
他关注的重点是结果,而我关注是过程。
大概,就是这样。
所以,
“你看了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吗?”
“无所谓有没有用哈,我只是喜欢而已。”
PS附上我很喜欢的一句老师的教导:
当你知道做什么事情可以得到可观的好处的时候,通常都已经晚了。
又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