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人的情绪能力,比他的理性能力要更强大。因此,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有必要多加训练自己的同理心,培养自己识别用户情绪、引导用户情绪的能力。
所有生物都有着最底层的情绪,即“生物性情绪”,包括: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人类所有的愉悦或不爽情绪,归根结底来源于“满足感”。当一个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他就会感受到愉悦;当他长时间压抑已久的需求得到了突然的满足时,他就会感觉到“爽”;而当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本来处在满足状态中忽然之间又被剥夺时,他就会感觉到“不爽”。人类所有的不爽情绪,包括生气、烦躁、痛苦、厌倦、悲伤、烦恼、茫然,等等,归根结底都来源于需求或预期得不到满足。
我们评价一款产品好不好,看的是这款产品有没有满足我们的需求,由此形成了我们使用产品的体验感;我们评价一段关系好不好,看的是这段关系中的两个人有没有彼此满足对方的需求,由此形成了双方对于这段关系的体验感;更进一步,一个人的天赋更多体现在:他对什么感到满足、对什么感到不爽。那些让他高度敏感、做不好就会不爽、为了做好而不厌其烦的领域,往往就是他真正的天赋所在。
(二)
当了解了“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之后,我马上意识到:真正困难的,不是在这一万小时里面怎么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而是怎么让自己能够坚持一万小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能够坚持训练一万小时,他就已经达到了该领域的巅峰,根本轮不到拼方法。而更进一步想,一个人居然可以在一个领域坚持训练一万小时而丝毫不觉得厌倦,这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与生俱来的天赋。
就像我一直认为的那样: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而言,高考考的也不是你的智商,而是你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能力;但凡你能够上课认真听讲不开小差、下课认真完成作业不打折扣,考个211甚至985真的没那么难。而之所以考211和985这件事居然变得很难,是因为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面临了太多的诱惑和分心因素,使得我们很难对高中学业保持持久的专注。
技能的训练则更是如此。要想累计投入一万小时,每天按3小时算,也要投入将近十年才能够达标;考虑我们往往很难保证每天都能够挤出3小时的空余时间,因此,实际训练达标年限可能要达到15年以上。可事实上,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要想在某个领域每天连续不断进行训练,持续坚持15年以上,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靠什么坚持下来?我想,只能是靠情绪了。
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影响情绪,情绪影响行为。如果你对自己在某个领域的行为表现高度敏感,为了做好可以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做不好就会浑身上下不舒服,一旦做好了就会神清气爽——我们完全可以说:在这个领域,你就是天才。
(三)
了解了上述道理,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呢?
既然兴趣影响情绪,情绪影响行为,我们应该矢志不渝地去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以此作为自己事业的基础。
同样的,愉悦的反面是不爽,如果有哪些事情是让我们万分不爽的,那么躲避这些让人不爽的事情,本身又可以作为另外一种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