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券作为一种电子红包,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商平台的营销场景中,按照用户进入平台后的路径可把发放场景分为订前发放、订中发放和订后发放三个。一张券在给用户发放后的用券流程大致涉及到的对象包括用户、优惠券、商品和支付方式这四个。
为什么要给人发放优惠券?发放优惠券可增加某类或大盘商品销量,增加某类用户单帐户下的订单增长,或者某段时间某类用户在某个商品下的订单增长等。
若肆意发放优惠券会被做二次翻产的用户获取,并不断消耗优惠券所涉及的资源成本。无门槛高需求优惠券最容易被大量消耗。
如何定制优惠券的发放策略?
限制用户属性发放优惠券:
若发放优惠券的平台有可用的用户体系,可采用对用户发放名单做筛选的方式控制券的发放。
可监控或重要的用户数据:用户账户下的优惠券数量、用户过往领用优惠券的使用率、用户的征信指标(如芝麻信用等)、用户在平台的消费记录等。对优惠券的属性做限制:
优惠券本身包含发放时间、可使用时间范围、折扣率、直减金额、使用次数等属性,可在发券时设置券属性门槛做发券限制,如缩短券的可使用时间范围。折扣率和直减金额在发券初期设置在券总成本的一定范围内;此外一些通用券还包含历史数据可作为参考,如用券率(指定券的用券量/发券量),若券是长时间发放的,可将此券的历史用券率作为发券停止规则的参考值。限制优惠券适用的商品属性:
优惠券对商品的适用条件是通过商品的属性来做限制的,商品属性包含商品的类目、规格、库存、价格等。可通过人工设置对券适用的商品属性规则做限制。限制优惠券适用的支付方式:
若券本身在商品、用户以及券的限制上相对宽松,可以让券与某类安全性较高支付方式绑定,也可以提高对应支付方式的使用率。交叉几种限制方式设置发放策略:
用户、商品、优惠券、支付方式几个对象的属性交叉设置规则来限制发放,如发券时券与用户绑定、购买过某类商品的用户可用此优惠券、使用过某类支付方式的用户可在某个时间段内使用此优惠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