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家的牛
昨天晚上,我下载了“少年得到”。得到这款软件,对很多人,应该不陌生了,文章质量高,邀请制,老师都是各个领域的顶级老师,很多来自北大清华,在业界有口皆碑。当然“少年得到”也差不到哪去,都是罗胖旗下的知识付费平台。
我下载少年得到,主要是好奇,我想想看看里面讲了什么,尤其想看文章下面这些“少年们”的评论。看完之后,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人生而不平等。
1、少年得到背后的认知阶层
小孩从出生就注定是不平等的,他们的起跑点,是以其父母为起点的,父母的财富,父母的认知,父母的人脉。这很现实,你不得不去接受。
我在看文章下面的评论时,脑子想到了阶层固化。农村的娃,家里穷,才几岁左右,不太可能买一台手机给他,即使有手机也不可能去付费买得到专栏。虽然一个专栏价钱并不贵,但难就难在父母的观念,父母并非有这样的认知。
这些小朋友能在里面学习,离不开父母的原因,是父母已经知道了这个学习平台或者已是得到的用户,觉得里面的专栏不错,把它推荐给自己的小孩看,让小孩从小就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赢在了认知起点,而认知代表未来。
试想,同样两个小孩,一个小孩八岁就开始接触到各个学科的顶尖知识,挖掘出兴趣。“原来还有这样的学科,作文原来是这样写的,经济原来是这么回事,数学没想到如此有趣”,另一个浑然不知,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对所选专业一概不知,靠自己读书,走了很多弯路,慢慢才发现同龄人在他们10岁就知道的事实,在时间的复利下,可想而知两者的差距会是怎样。
所以,寒门难出贵子,北大清华的农村小孩的占比事实的确越来越少了,阶层是一个不愿触碰但客观存在的事实。
2、毕业季,穷人小孩怎么选
此时,正逢大学毕业季,无数大学生开始找工作了,开启了新的历程,未来的人生就得靠你自己去把握了,这个时候也是迷茫期,不知如何去选择。分享关于阶层逆袭的一些观点:
001去大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在加剧,大城市相对还算一个公平的环境,你只要有能力,依然可以凭自己的实力取得不错的成就,而且大城市机会多,你能看到很多你想象不到的赚钱方式,而且先进的商业和技术往往都是开始于大城市,然后在辐射去小城市。像中国内地很小城,什么海底涝、星巴克、大剧院、时尚中心,统统都没有,第一次出来属于典型的乡巴佬进城了。
002尽量去趋势行业:趋势性行业,相当于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向上的经济体,把你个人的努力捆绑在一艘火箭上,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驾驶等等。想想早期的腾讯和阿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根本看不起,不屑进去。往往那些学校很一般的毕业生加入进去了。现在,曾经那些看不起的人,估计很多人悔的肠子都青了吧。
003要有看的见的技能:尽量去学习一门技术,这门技术,能看的见,可以比较。比如,编程能力、设计能力、商业绘画能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是可以看出高低的,你只要技能过硬,收入可以很高,混口饭吃是没有问题的。而不是去学管理,学一些大的概念,没有实际意义,不容易有积累。当然不是不能去学,要有先后顺序。
004升级认知系统:你偷的懒到后面是要还的。富家小孩比你幸运,从小在父母的帮助下早早就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你只能慢慢去追赶,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该补就要去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你还来得及。实在不行,还能在接力赛的时候,给你的小孩争取多一点时间。
3、不要只记得社会固化,阶层依然可以流动
社会流动与社会固化是历史的两个常态。社会流动的频次和维度是加强了,但你也应该看到,阶层逆袭的门依然敞开的。如果固化很深,你也不可能看到你隔壁村,你的发小、你的某个亲戚,在家底不好的情况下,逆袭出一条自己的路。
虽然文章标题是"人生而不平等",并不是让你放弃自我,不是给你找借口的,是希望你认清现实,找准位置,明白差距,开始规划自己的逆袭之路。
中国经济还在高速发展,只要在发展,意味着你依然有机会的。建立学习和行动双系统,以任务去学习,不断训练自己,要相信一万小时专家理论。
当下这个社会,依然还在大洗牌中,产业升级,技术不断变化,一切还来的及,磨练好本领,等机会来了,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