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井底的青蛙,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我们用这则寓言形容一个人的自大与短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不同程度的是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一个人的认知是由其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情,所受到的教育等塑造而成的。虽然这些并不是决定性的,我们在其中仍然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们的认知基本上是很难突破这些局限的。
就好像那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它无法理解别人向所描绘的外面的事物。坐井观天是它认识世界的方法,正是这样的方法论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于是我们成长生活的环境,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有的经历,成为了围堵我们的井口,我们蹲坐在这口井里悠然自得。
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之后,我们会根据自身的经历与别人的叙事,慢慢的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世界观。至此骄傲与短视也不可避免的应运而生。
就好像井底的青蛙透过井口看世界一样,我们看这个世界也自此戴上了一套有色眼镜。之后我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就会有一套自己的解读,一套符合我们世界观的解读。
经过了这些解读之后,我们的所见所闻就成了我们世界观的养料。我们的世界观开始变得越发的坚固,困住我们的深井不断的加深,傲慢与偏见也开始愈发的明显。
我们开始给一些事物贴标签:这样是愚昧的,那样是一种迷信,他太骄傲了……。这样的标签其实并没有意义,因为它们都是产生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观。
你世界观中的愚昧在别人世界观里或许是一种智慧。在你的世界中以为那是迷信,可在别人的世界中那是值得尊敬的虔诚。
你不能理解是因为你被困在自己的环境与见闻之中。或许你认为愚昧的那个人完全理解你为何认为他是愚昧的,所以谁才是井底之蛙?
可笑的是那些常常呼吁人进到水深之处,祈祷扩张自己的境界的人,同时也是最不愿意爬出自己井口看一看的人。一直呆在井底的青蛙不知如何扩张自己的境界,难到是靠把井在挖深一点吗?
当我们把骄傲的帽子戴在别人头上的时候会不会正是一种骄傲的行为呢?与我不同皆为荒谬,与我不合都是骄傲。这种将自己真理化的病才是人最大的自大。
而这种自大让人成为了井底的王,也把他困在了这枯井之中。当然做为有限的人,我们都无法真正的爬出困住自己的井,所以没有绝对的客观都是主观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扩大自己的井口,扩张自己的境界。
而扩张境界的方法是保持谦卑。这谦卑的表现不是没有主见是话都信,而是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考虑别人的建议,做出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