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鼓励自己学习不同领域的内容,信息量真的非常大,但是又非常受益,读到一些很有感触的内容时,很想分享出来,希望不久的之后,我可以有自己的观察见解,能够基于自己的实践,做到无障碍输出,就像在沟通,家庭教育,个人成长,商业等这些领域我的输出一样。
第一性原理
2014年,埃隆·马斯克在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毕业演讲上,留下了一场5分钟的精彩分享,他将自己对工作和人生的思考总结为五个要点,其中一点说到了他的决策方式:
不要人云亦云去追赶趋势潮流,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来讲,不要用类比去论证,而是通过最本质的元素去推论。这样你才能分辨出哪些是你应该做的,哪些只是在跟随别人的脚步。当然这很难,但是这是最好的办法。
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在公众面前提及他极力推崇的思维框架:第一性原理。此前在 TED 的采访中,马斯克对这个概念给到过更具体地解释,他说:“有一种好的思维框架,那是物理学的东西,有点儿像第一原理推理,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思维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倾向于比较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就也去做。这样思考决策产生的结果是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第一性原理思维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这要消耗大量的脑力。”
第一性原理如何在实际决策中发挥作用?以马斯克的真空胶囊高铁为例,如果用比较思维或者经验思维设计新型火车产品,多数人的想法是在现有的功能上做提升,让动力更强劲,流体力学更好。但是如果用第一性原理分析产品需求,就要回到运输工具的本质目的:将较多的货物从A点运输到B点,这才是最初制造火车等运输工具的目的,并非一定要用牵引力才能实现升级。在第一性原理的支撑下,马斯克提出采用磁悬浮加低真空的模式,打造真空胶囊高铁。
马斯克在采访中还举过一个例子:特斯拉研制电动汽车期间,曾遇到一个难题: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当时储能电池的市场价格是每千瓦时600美元,这个市场价格很稳定,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是马斯克从第一性原理角度进行思考:电池组到底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这些电池原料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如果我们购买这些原材料然后组合成电池,需要多少钱?这个答案是,每千瓦时只需要80美元。从最本质出发,研究电池都是由什么材料组成,再推算这些原材料加在一起的价格,从而得到电池的最低价格,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马斯克让电动车的商业化成为可能。多数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这件事情的现有情况是既定事实,我无法改变,但是马斯克的想法是,如果这件事在物理层面行得通,那么我也能做成。
从物理学角度看世界,看待具体决策,可以从事物的本质出发,不被过往的经验所束缚,也避免和周边的同类事物过度类比,可以透过重重的迷雾,最快速的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是马斯克的决策逻辑。透过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看世界,除了马斯克,还有一位学者也是如此,他就是开篇时我们提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尔切克教授。
维尔切克教授在撰写《万物原理》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从16世纪中叶到现在,在空间上,人类的探索从太阳系扩展到了星系、星云和整个宇宙;从伽利略几厘米大的滚球聚焦到了小于10-15米的基本粒子。在时间上,人类既能描述130亿年宇宙的演化,也能追踪寿命只有10-22秒的希格斯粒子。最后,人类发现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只是由少数非常简单的基本粒子构成,按照少数基本的物理规律运行,而这些最基本的规律不仅解释了宇宙的运行规律,还揭示或者提醒了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思考万事万物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马斯克曾经给予物理学一个极高的评价,他说:“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是最有用的。物理学的思维框架是迄今为止最有用的框架”。宇宙是如何运行的?万物的原理究竟是什么?了解这些问题不仅是满足对于世界的好奇,更是从对物理世界的研究中学到万物运行最基本的道理,包括我们自己。
-- 《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