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匆忙前行。有人为了追求想要的结果,拼命努力,到最后却是得不偿失;有人不紧不慢,张弛有度,却赢得满堂喝彩。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是否懂得给自己松绑。不把生活填的太满,不让人生永远在奔跑之中。别让身体成为忙碌的机器,给自己换个频道,生活才能迎来新的转机。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人能轻松逃过。他们既不敢停下,也不敢放松。怕因一时偷懒而被淘汰,怕因一时懈怠而掉队。每日精神紧绷,囫囵度日。把生活越过越糙,也让人生越过越迷茫。何多苓曾说:“人这辈子都在和松弛感斗争,得有这个‘紧’的阶段,然后‘松’下来。”人啊,最难的便是学会积极地放弃。但也只有放下紧绷的状态,生活才会慢下来,人生才会更有质感。作家李筱懿曾坦言,自己早年在创作时特别执着,常常一写就是一整天。然而她的拼命,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经常熬夜,身体疼痛、情绪敏感、抑郁失眠……
很多身体疾病接踵而来,她写作无法继续,健康亮起红灯。幸运的是,李筱懿及时停下手边的工作,重新调整自己的节奏。她不再将全部精力耗在写作上,而是把重心回归生活。
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写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后来,她感叹道:“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正的勤奋,绝不是不顾一切拼命努力,而是该冲时冲,该停时停。”的确,人生在世,我们无法掌控所有事情。与其紧张兮兮地面对所有,不如放松自己,松弛生活。
有时候,人只有适当停下,才更知道人生的方向;只有静止下来,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赛万斯曾说:“弓弦不能老绷紧了不放,人是软弱的,如果没有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学会给自己换个频道,从忙碌切换成休闲。只有不被生活的压力裹挟,才能过好生活,积蓄力量,走得更远。
有人说:“人生之路千万条,倘若不通,就换一条路走;生活之事有千万种,如果累了,就换一种活法。”让自己做一根有松有紧的弹簧,过一段张弛有度的生活。就像每个人的生命,都没有固定模式;人的生活,也可以有万种变化。保持前进是一个人的能力,学会暂停却是一种智慧。往后余生,让自己保持弹性生活。疲惫时蓄能,奔跑时缓冲。不急不缓,过好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