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答读者问答观众问的环节都很尴尬诶”
——“是啊,通常都会变成哲学系课堂”
——“还有表达方式和创作者这边的问题也不小啦”
——“创作者通常都很敏感的,出去本身愿不愿意交流的主观性,现场的气氛感觉都是很关键的客观因素。可表达方式是啥意思?”
——“同样的内容,表达方式不同。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比如说哲学系的同学爱问的东西,几乎所有的表达方式全是就抽象问抽象,叫人怎么回答呀?”
——“那该怎么问?比如……”
——“比如,我才不要嘞”
——“为什么,纸上谈兵呀”
——“才不是呢,就是不想。客观因素未到位。”
——“切,那什么时候能到位”
——“这我可不知道,干嘛非要正面听到答案。”
——“好吧。今天画画儿了吗”
——“嗯哼,又被虐过千百遍。你说我这是为什么呀”
——“因为你说要学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我可记得清清楚楚,你可有把柄在我手上噢”
——“唉!要不是面子和虚荣心,现在指不定早……”
——“早……早什么。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过这次进步挺大嘛,还没说出口就意识到了。省得又被批评职业歧视身份歧视。奖励你个甜甜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