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进影院的我,还是支持了一把小众艺术电影《八月》。上个周末用力过猛的看书导致太阳穴一直疼,休息时看去年金马奖晚会,一下亢奋起来,最后的剧情大奖竟然颁给了大陆的黑白叙事电影《八月》,金马奖果然一直是有态度令人景仰的奖项。导演上台致辞的时候,谈到对金马奖并不陌生,小时候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前身)经常会转播此类颁奖礼,听到这句话我心一惊,赶紧百度张大磊导演的出生年月,哇喔,原来是同龄人。因为90年代初期的卫视中文台是我们了解港台的一扇窗口,迷之喜欢。
偶尔翻看最近新上映的电影,竟然发现了《八月》的档期竟在这个周末。影院的上座率极低,只有10来个人,电影结束的时候,大家都等看完了字幕,绝对是真爱粉啊。
1.记叙散文式风格舒缓中展开生活中的点滴,慢慢悠悠的花开花谢,或昙花一现,无所事事又有所事事。
2.以国企改制背景下,一个12岁小男孩暑假的视角去观察时事变迁,大部分时间,他是沉默的,表情传达着小小少年的喜怒哀乐,犹如杨德昌电影《一一》中的孩子视角。
3.那个小升初的暑假,崇拜的偶像是李小龙,每天脖子上挂着双截棍逞英雄,葡萄架下打游戏机,社区活动区跳橡皮筋,玩台球,看年长的三哥打群架,跑去电影院看电影,梦中惊醒隔壁的漂亮姐姐在拉小提琴。犹如侯孝贤《童年往事》水墨写意展开的画卷,一群小孩子在村口的榕树下玩弹珠,奶奶裹着小脚在喊“阿孝咕,回来吃饭了”。喧闹又宁静中如此美好。
4.过于舒缓的节奏,偶有走神,但代入感较强的时代仍令我小声啜泣,细节最能打动人。当父亲离家的大巴车远去,李进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响起,秒进入回忆……“就在那个下雨的星期天,我送你离开故乡,因为雨我们听不见”。大时代背景下的自强不息,影照着我们每个人。
5.有情怀的人,都会偏爱这部电影吧。导演的父亲是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剪辑师,从小在电影环境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懂得如何用胶片去表达情怀。金马奖的评审们从事电影的居多,他们一定是在电影的某时某刻找到了自己亲切的回忆,或者哪一个镜头猝不及防的感动到了自己。就像许鞍华说,他还是骗到我了,我很想知道他是怎么拍摄的。
最后附上第53届金马奖评委会评词:白日梦爱做梦,恬静影像扩散出一股糜味,氛围掌握妙至颠毫,拍无事之事,举重若轻,若有似无,悠然如小津安二郎,时现侯孝贤《童年往事》神采。所有的八月,都将只是过去了,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