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不再,记忆又何去何从?
岐山高级中学高一(17)班 张泽阳
指导老师:刘红芳
萧瑟的秋风从耳边吹过,带来一阵凄凉,不禁抬头仰望天空,仿佛又看到那个沧桑又单薄的身影,他,来自亘古。他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他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他曾宛若图腾一般烙在人们的灵魂之中,他承载了记忆,他便叫做文言文。
往事越千年,曾记否,那道越过千年,满身疮痍的身影,他背负了一切,却又即将消逝。他不甘,他曾是图腾,而今却有人要将他驱逐。他承载了华夏两千年的记忆,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最后的咆哮:“文言不再,华夏将如何,记忆又何去何从?”
沿历史的长河逆流而上,回到那汉朝的天下,在万人喊冤的牢房中,司马迁用流血的双手谱出这汉朝的历史,那时还没有白话,那时是文言的天下,一部千古《史记》,写下的不只是通史,还有文言的辉煌。
到了明清,小说盛行。古代的文化,明清的生活,古人的记忆,都由文言寄托。文言文,是中华的根,是民族的魂,是千古不能忘记的历史传承,它是老祖的结晶,更是这华夏亘古不变的基础。
新文化运动,提出反对旧文学的口号,《狂人日记》的发表,更是让中华走入白话的新流,那时有人说:白话终将横行,文言也将真正走出历史的更新。可那时谁知道,百年后的人们,还是学习这传统。
余光中老先生说:“如果把文言文抛掉不用,我们就会变成没有记忆的民族!”他说文言文是他作文的基础,若是没有文言文,他也做不出好文章。文言文是几千年文化的载体,它更多的是记忆,是传承。
当今社会,有不少学者提出了淡忘文言文的观点,但却马上被反驳,马上就引起争议,这是为何?这就是因为还有人知道,自己不能忘本。
假若没有文言文,那便不会有华夏千年的文化,千年的记忆。假若抛弃文言文,那便是在否定华夏的历史,那就是忘本,那就是忘记了我们华夏的根。
文言,并不渴求人们的淡漠,它需要的是呵护与关心,他背负的已经太多太多,他再经不起半点冷漠,他不想让这个民族失忆,他想要的只是传承。
敢问:若文言不再,记忆又何去何从?
【教师点评】赋文言文以人的生命,以时间为线,回忆中国文学的轨迹。感情真挚饱满,思路清晰严谨。若无文言,中华民族也便失去了记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言文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文言文该弃乎?
岐山高级中学高二(20)班 范晨雪
指导老师:王丽华
吾,炎黄子孙也。自生,便有古文融入其中。纵观当今,吾痛,竟有人斥其无用;吾憾,古文在历史长河的流动中,已被现代各种浮躁之气所冲散;吾惑,古文真如此脆弱无用乎?
否也。
古文有自身无法洗褪的魅力。从美学角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寥寥数语,却足以刻画出琵琶音跌宕起伏,引人情绪之变,这是古文的音乐之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幅孤寂辽阔之境便在脑海中油然而生,这是古文画面之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是屈原在带我坚定的走向战场,这是古文的力量之美。
古文使人再次穿越回古代,再回味那琵琶女的“相逢何必曾相识”,再感伤那无数才子的无奈失落,在感受那雄厚的爱国力量……
从文学角度,古人写古文既要求行文流畅,上下连贯,也要符合一定的平仄,既不能触碰帝皇之忌,又要表达内心所想,古文看似写景,实为抒情,看似平淡,却内有层次。比起白话文,古文则更具有文学底蕴。如“却”字,既可表转折
当添一“是”字,则为恰当之意。古文有自己独特的意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含蓄写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令人不禁莞尔一笑。若译为白话文,则为:行为举止优雅的女子,君子也喜欢追求。与古文相比便显得苍白无力,缺少些唯美的意境。
古文不单单自身魅力无限,身着的外衣更是重量无限。
古文中有中华五千年来古人智慧的结晶,他们为古文添上斑斓色彩,让古文承载起中华文化历史的重担,让古文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
古文让中国从原始-夏(部落)-秦(国家)-唐(闻名中外)-中华民国(民主共和)-今(社会主义),一步步前进,古文让中国人有了魂,从孔子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从“民贵君轻”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文赋予中国人礼制,激励我们向前,引导我们民主,倡导我们爱国……
古文记载了中国兴衰,古文孕育了独特中国人。
古文,是一种魅力,是一种智慧,更是当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武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互联网的应运而生,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对象。但当今我国出现的现象却令人深思:当全世界的孔子学院越来越多,我国学习古文的人却越来越少,甚者,斥其无用,主张废之;当外国人痴迷于汉字的魅力时,我们却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渐渐的,当这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字,失去自己的语言,失去对自己国家的情感,那它离消失也就不远了。
为什么不把“互联网+汉字”作为中国象征推向全世界?为什么不把中国人的灵魂继承?这是我们青少年的义务,亦是责任。
古文,中华文化之核心;古文,中华民族的象征;古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吾辈不应也不敢弃之,愿一生习之,悟之,承之!
【教师点评】视文言如生命的一分子,开篇由“痛”“憾”“惑”表现出对失去文言的担忧,从文字表达看,文言已渗入作者的灵魂与骨髓。结尾从当今科技发展与文言传承的冲突中提出二者的结合进步,为文言的传承指明了方向。